长安UNI-K是怎么造出来的?

近日,一只耳受邀来到重庆参观了长安汽车的全球研发中心以及全球营销中心。在这次参观活动中,长安汽车向媒体展示了UNI-K车型从研发到测试完成上市的全过程。

其中有几个重点环节尤为重要,在本文中将重点讲解。


一、 长安汽车CAE(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体系

为了尽可能地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及提高产品测试效率,长安汽车也十分看重仿真系统工程CAE。这种仿真体系几乎可以涵盖一台新车从研发到上市所有的项目。暨从产品策略、可行性分析、产品定义、工程设计、设计验证、生产验证、投产、到投放市场。

以UNI-K为例,在CAE体系的全面辅助下,原本36个月的产品研发周期可以缩短为24个月。同时,针对UNI-K车型,CAE部门进行了409项性能指标,7轮分析、7轮优化。经了解,通过CAE仿真体系的精细计算,可以省去或者相对减少诸如车身刚度等高成本以及长时间成本的实际测试项目。当然,有了CAE仿真系统,他们并不是“闭门造车”,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要和用户使用情况相结合。


二、 消声室

在长安汽车位于重庆的全球研发中心里,有着大大小小30个试验室。其中有一些足够“玄学”的,比如这种转鼓消音室。而且在这里是分为两驱和四驱专属消音室的。用于对产品的动力系统级底盘NVH进行性能试验。

在这个消声室当中,我们体验了一把只有18分贝的安静。全体保持静默,此时此刻我们竟然可以感受到一种接近耳鸣时的安静。多形容一下,当你从演唱会现场回到安静的酒店房间,就是这种感觉。

为了取得车辆绝对的“净声音”,这间消音室甚至是被“悬置”起来的,整个房间的下方是有减震弹簧系统的。也就是说,这个房间不需要任何除测试车辆以外的声音,连地面传来的震动声也同样不需要。

有人可能觉得,测试外面喧闹时车内的静音效果不就行了,为什么需要外部环境绝对安静的实验室呢?

车辆的噪音来源一般分为三种,机械噪音、风噪和路噪。这些声音有的时候不是简单的1+1+1,并且它们在车辆行驶的各个阶段的表现都不一样,有的声音会在某种条件下相互抵消,甚至变得悦耳。比如传到车内的发动机或排气的声音。你既可以叫它噪音,有的时候,也可以叫声浪。对于噪音,如果单纯的用“堵”这种方式解决,那简直是又笨又高成本。所以,工程师需要找到“纯净音”之后,使用聪明的主动式发出的声音与其相互抵消。也就是说,长安汽车也即将用上主动降噪技术。


三、插播讨论

消音室之后,当我们来到声品质实验室。长安汽车的工程师在谈到如何制定车辆发出声响(包括声浪、按键音、反馈音、问候音等等)标准的时候,工程师的回答是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等同于交给消费者来决定。

而我的思考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这个是绝对正确的。但我们的中国品牌是不是也可以开始把像声浪、或者UI设计、开关门声音等这种其实不会影响整体选购产品人群意愿的细节部分进行品牌调性或者个性化的处理呢?做一个有温度又有性格的好“人”,其实更好。


四、 VOC测试车间

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车内指数,这个名词最近频频出现在了更多的自主品牌车企的宣传内容当中。长安汽车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这些数据是怎么测试出来的呢?就是要通过这样的VOC测试车间。

这个车间可以进行温度、湿度、光照的调节。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放置、密闭、导管采集、送检的流程,一个循环时间耗费数小时。


五、 高原仓



这个试验仓就非常好理解了。我们在高原行驶的时候,车辆动力系统会受到海拔、氧气的变化影响。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个高原仓可以最高模拟5400米的海拔条件,它的造价,在不包含厂房建设的情况下,高达5000余万元。


六、 UNI-K

很遗憾,郭队和胖哥都已经完整的试过UNI-K了,而我还没有。这次也是非常简短的静态体验。不过,还好我试了它在市场当中最主要的对手——WEY摩卡和吉利星越L(静态)。

作为中国的车评人,我真的期盼有一天能够为我们自己的产品感到骄傲和自豪。当然,大家的水平要全面提高。好消息是,通过近期测试的几款国产车,我看到了希望。都是旗舰身份,都是代表自己品牌的最高水准。而最可喜的是它们都有了自己不同的风格与个性。关于UNI-K竞品车辆的评测,大家可以翻一下我之前的节目。对于UNI-K的静态体验,我就用这几张图来表示欣慰吧。

UNI-K是一台被定为于“舒适”属性的中大型SUV。所以,我从很多细节处可以找到兑现的“诺言”。

坐姿和方向盘

坐姿,翻译成白话,就是座椅和方向盘的调节幅度以及方向盘调整结束后的驾驶姿态。UNI-K做的不错,方向盘尺寸不大,在调整结束后基本可以尽可能的和驾驶员形成平行的角度。不要小看这个问题,这样一来你不仅可以悠闲地把手腕搭在方向盘的上沿驾驶(姿势帅,但不安全),还可以在你握在三九点位置的时候遇到紧急情况,也方便更好的发力。

同时,它方向盘的“软”也惊到我了。举几个例子,蒙迪欧致胜、宝马的大多数车型(F系不太多)、摩卡等等都很软,但是能让我在用力攥下去,皮子可以从我的指间缝被挤出来的,几乎没有。只要它的耐用度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真的值得点赞。

后排空间及座椅的坐垫


和另外两位对手明显偏向欧式偏硬的座椅不同,UNI-K是完全的“沙发”风格,如果说前排座椅有一定的陷入感,那么后排座椅就是有坐进流沙里的感觉了。而阔绰的腿部空间和纯平的地台同样令人满意。

SONY音响

头枕音箱之前几乎是敞篷跑车独占的方式。而我相信放在UNI-K上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在提升声场效果之余,可以做到后排睡觉,前排听歌。其他比较不错的地方,我们就如图所示了。


当然,从静态部分,我也给厂家提了一些建议,比如方向盘上按键的材质以及车内的字体。这些材质我相信再高级一点点,它上面的反射褶皱就可以消失了;字体以及整体的UI设计可以说是一台车上除了车标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身份标识。一套质感优秀的字体同样可以提供给车主一定的品牌优越感。

总结:

本次长安汽车主机厂之行当中的内容有太多是我的知识覆盖面之外的部分。还有很多在造车全流程中的试验室我无法展示。但我可以一眼看出的,是主机厂在做一款产品中的艰辛和努力。

我们在和发动机工程师聊蓝鲸2.0T发动机时,他说了一句话:“我十几年就这么陪着它一步步走到现在,了解它甚至多于我的孩子。”如果你也是一位父亲,你也有一份自己值得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我相信,此时此刻,你是感同身受的。而正是有了这样的人和决心还有最关键的耐心,我们的自主品牌才能真正的迎头赶上。加油。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长安UNI-K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7.9万关注 | 996作品
+ 关注
我是一只耳,可能是汽车圈儿最骚的车评人。试车选车节目定期放送,有问题您言语一声儿就完了!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