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影响零跑业绩,一季度零跑毛利率再转负

编辑导语:销量的增长帮助零跑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增长以及净亏损的收窄;不过,受价格战、零跑加大促销等因素影响,零跑在去年实现全年转正的毛利率在今年一季度又再度为负。

一季度毛利率-1.4%

5月17日晚,零跑汽车对外披露2024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零跑汽车实现营收34.86亿元,同比增加141.7%;净亏损为10.1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1.33亿元实现收窄。

对此,零跑方面称,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主要由于产品逐步得到市场认可,以及更丰富的产品矩阵带来的销量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零跑交付33410辆,同比增长217.9%;

不过,环比去年四季度,其在营收上则出现33.9%的下滑,净亏损上,去年四季度为9.55亿;关于环比下滑,零跑表示,主要在第一季度对全系车型进行了焕新升级,对原有车型的生产销售进行了调整,还叠加了春节假期带来的季节性影响。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行业价格战等因素影响下,零跑在去年已经转正的毛利率在今年又再度为负。今年一季度,零跑的毛利率为-1.4%,这一表现相比去年同期的-7.8%进步明显,但此前零跑公布的2023年财报显示,其刚在2023年实现全年毛利率转正为0.5%,其中,去年四季度零跑毛利率为6.7%。

对此,零跑在财报中表示,毛利率环比减少主要由于两大原因:1、2024年第一季度对2023款全系车型的促销;2、销量下降导致的单车制造成本上升。

去年四季度,零跑总销量高达5.5万辆,环比来看,零跑今年一季度表现是有所下滑;而在促销上,今年一季度零跑开始大规模“以价换量”,零跑在3月初推出 2024 款全系车型并调价,其中,新款C01降幅达1.3-5 万元,T03降幅达1-2万,还有2023款车型限时优惠1.5万-3.2万元不等。

零跑提升C系列占比

零跑大降价的背景在于,今年一季度,从7.98万起的秦plus dm-i、驱逐舰05荣耀版开始,比亚迪在8万-20万级的新能源市场掀起价格战。在2月18日到3月1日的12天时间内,比亚迪密集发布八款主力车型的 “荣耀版”,这直接冲击到在10-30万级别市场布局的零跑。

毛利率是零跑今年重点保障的指标,而行业持续不断的价格战,对零跑的利润能力已经提出考验。

此前,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曾称,“2024年零跑汽车的目标是能够实现5%~10%的毛利率,2024年我们还会有一定的亏损,但希望能维持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

从零跑的应对措施来看,在价格战持续背景下,零跑汽车正在加快中高价位的“C系列”车型的销售占比,以图拉高毛利率。在此前的零跑2023财年业绩沟通会上,朱江明就曾表示,“目标是在2024年将T03的占比降低到20%以下,而将C系列的销量占比提升到80%以上。”

按照零跑公布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零跑旗下售价最低的车型T03交付9433辆,占总交付量的28%;而C系列销售占比已经提升至72%,其中,C11、C01的交付量分别为12122辆、3998辆,同比分别增长129.1%、209.4%;此外,在3月2日上市的新车C10累计交付也已达7857辆。

4月份,零跑最新交付达15005辆,其中,C11、C10交付破万辆,C系列销量占比已达78%。前不久, 零跑C16已经北京车展上开始预售,新车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选择,预计满配售价20万元以内。根据规划,未来两年,零跑每年将推出4至5款售价30万元以内的产品。

零跑国际9月欧洲开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正加快海外战略的推进,实现销量规模的提升。5月14日零跑官宣,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的合资公司“零跑国际”正式成立。对于此次合作,Stellantis全球CEO唐唯实表示,双方合作是Stellantis集团进一步推行、巩固轻资产战略的方式之一,并以此提升双方企业的经营利润水平。

唐唯实还提出要求,零跑国际第一年不亏损,要实现盈利。

此前,零跑副总裁武强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销售到海外的整车,给我们的财务报表将带来销售收入,并产生正向的毛利润,这将提升我们的整体规模,并进一步分摊降低我们的成本。”

根据规划,零跑国际将借助Stellantis的渠道,从2024年9月开始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9国销售。零跑官方称,今年将在欧洲推出C10和T03两款车型,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其在欧洲的销售网点扩展至200家。同时,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零跑国际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全新车型。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内卷之势日益加剧的趋势下,开拓国际市场成为一众新能源品牌的选择,这一趋势在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上得到展示。岚图发布“共岚图”出海战略、欧拉也推出全球化出海战略。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42.1万辆,同比增长20.8%。

对于海外市场,朱江明表示,2024年“希望能够做到大几千辆甚至1万辆”,而 2025年“希望可以达到大几万辆甚至是10万辆的销售目标”。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万关注 | 5900作品
+ 关注
中车网成立于2004年11月,秉承“独立、独到、客观、原创汽车评论”的编辑原则,聚焦中国车市领导者。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