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汽车的历史,曾比BBA厉害?

之前说北斗星,很多评论说到了退市的欧宝。我还愣了一下,你们居然记得这个品牌。

欧宝曾经也风光过,一百多年前当大哥、产量第一的时候,还没有BBA的事情。

欧宝,就是创始人亚当·欧宝(Adam Opel)的名字,1862年就成立了,他的雕像还在欧宝门口。

但是,他们一开始不做车,做缝纫机!按品牌来算的话,欧宝是汽车界历史第二悠久的。

第一是标致,1810年建了打铁工厂,做锯子、研磨器。然后就是欧宝了。

再到1871年做机械厂起家奔驰。

那说回老板亚当·欧宝,别小看做缝纫机,一百多年前,缝纫机的地位跟现在汽车一样。老一辈啊,还是嫁妆来的。

工厂规模最大的时候,有几百个工人和过万台缝纫机的资产,还没算厂房和地皮,所以也是积累了一大笔资金,就开始考虑转型这个问题了。

刚好他的5个儿子觉得缝纫机太无聊了,要做点男人喜欢的东西,反正有资金,就在1885年,开拓了自行车市场。

直到1895年,亚当·欧宝过身了,产业交给了5个儿子继承(卡尔、威廉、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

几位公子也没有忘本,缝纫机、自行车的产业维持不变,但是,他们有新的想法,造车!

19世纪末,全球造车的热潮比现在新能源更夸张。

标致、奔驰、福特就不用说了,还有很多完全没听过的品牌,甚至电动车都有。

就连赛车比赛,也是那时候诞生的。

欧宝的五位公子也知道,很明显了,以后就是汽车的世界,我们千万不能落后。

于是在1898年,成立了欧宝汽车部,靠着强大的资金,在第二年就推出了第一台车“SystemLutzman”,3.5匹,极速20km/h,比自行车还慢,所以卖不出,做了几十辆就停产了。

但是没关系,第一次嘛。之后欧宝开始独立研发底盘,也加大在汽车的投入,1906年在柏林建新的工厂,下线了第1000辆汽车。

到1909年,只用了十年,主业已经从自行车转型为汽车了。

但是,2年后的一场大火,把欧宝老家吕塞尔斯海姆(Rüsselsheim)的工厂烧透了,里面可是有缝纫机的生产线啊。五位公子就想了,反正主力是汽车,重建就别搞缝纫机了。

趁着这个机会,几乎用了全部资金,买最先进的设备,加大生产力,抢占市场。

到了1914年,产量已经达到3000辆,不要小看这3千辆,当年是纯手工造车的,已经是很高产了。

但这样不是办法啊,太慢了,又不是劳斯莱斯。你看看别人福特,在1913年建了史上第一条汽车流水线,降低了多少成本。

他们就去福特学习,回来之后,在1924年也搞了德国的第一条流水线。

之后的欧宝就起飞了,以前一年做几千辆,现在一年做几万辆,最高峰在1928年还超过4万辆,占了德国44%的市场份额。马

路上差不多一半都是欧宝,你说是不是比BBA要牛。

照这么说,欧宝前途无量啊,为什么突然就卖盘给通用呢?

表面上很风光,其实一直是亏钱的,大火重建的时候把资金都用完了。之后周转就靠贷款,直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彻底顶不住了,卖了80%的股份给通用,2年后把剩下的也卖了。

不过,做了通用的子品牌以后,欧宝一直都发展得不错。1935年就达到了14万的产量,有两万多名工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但是,为什么在中国搞到要退市呢?

欧宝在93年就进入国内,比很多品牌要早,只卖纯进口车。在那个年代,大家口袋有钱,油价便宜,选择也不多,买买欧宝很合理。

但是,零几年开始就变了,BBA都国产化拉低售价,市场上也有很多车可以选。欧宝本来就没什么人懂,懂的又觉得它贵,谁买啊!

而且,最要命的,就是通用的多品牌战略,为了省研发成本,搞换标,一台车卖几个品牌。像安德拉和科帕奇,英速特和君威,还有雅特和英朗,都是一样的车,但是欧宝要贵几万块。

怎么搞!销量就没好过,2010年卖了5000辆,然后一直跌,4000多、3000多,后面都摆烂不统计了。

那同样是通用的别克、雪佛兰,一年卖一两百万辆,结果怎么样,很明显,2015年就退市了。

其实不只是国内市场,欧宝在全球也是连续18年亏损,让通用也扛不住了,把它卖给了PSA,PSA居然又很神奇的实现了盈利,还传过要重返国内的消息。但是不可能啦,你看看现在都什么世界了。

欧宝的发言人也说了,会暂时搁置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欧宝呢,在我们这里,终究只是一个过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文化历史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16关注 | 125作品
+ 关注
好玩的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 x 汽车知识 x 新车资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5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