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拾阶而上攀新高——北京奔驰整车累计产量突破五百万辆

2024年3月7日,北京,近日,随着一款全新长轴距E级汽车下线,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在北京的累计产量已突破500万辆大关。去年第四季度,该车型搭载的M254发动机被誉为“第五百万台发动机”并下线。基于此,北京奔驰正式进入整车和发动机“双500万”生产新时代,再次刷新“百万”生产周期新纪录,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电子世代传奇,新起点,也是新支点

2005年,第一辆国产梅赛德斯-奔驰代号W211,第八代E级,帮助北京奔驰实现了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由此开始,E级轿车见证了北京梅赛德斯-奔驰的多次百万级生产飞跃。

2016年和2020年,代号V213的国产长轴距E级车(第十代E级车)帮助北京梅赛德斯-奔驰实现了两大里程碑:第一个百万辆和第三个百万辆下线。这款E级轿车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不仅受到了上百万中国人的青睐,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成绩。多次荣获中国燃油汽车行业豪华中大型轿车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第一名、中国新车评价计划(C-NCAP)“年度安全车奖”、中型豪华轿车中国汽车产品魅力指数(APEAL)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第一名等多项行业冠军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性能研究院(AQR)在豪华中大型轿车细分市场排名第一。

2024年初,代号V214的国产长轴距E级(第11代E级)再次助力北京奔驰迈入“500万时代”。站在新起点上,国产长轴距E级轿车还将推出纯电动续航里程超过100公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打造新的增长点,加速北京奔驰电动化转型。

百万级的进步不仅是量变,也是质变

从E起步,北京奔驰先后推出C级、GLCSUV、EQE等13款车型,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轿车、SUV、纯电动车、高性能车全面覆盖的豪华车制造企业。500万辆星徽车也由此汇聚。目前,北京梅赛德斯-奔驰正在生产11款车型,包括EQESUV、EQE、EQASUV、EQBSUV、梅赛德斯AMGA35L4MATIC、长轴距A级轿车、长轴距C级轿车、长轴径E级轿车、轴距GLCSUV、GLBSUV和GLASUV。产品矩阵全面覆盖“高端豪华”、“核心豪华”和“新一代豪华”,未来将继续推出更多新产品。

在不断丰富产品矩阵的同时,北京奔驰继续加速前行。回顾实现500万的时间表,每一项成就所用的时间都更短,依次为11年、2年、22个月、21个月和20个月。“百万”生产周期的不断突破,得益于北京奔驰日益完善的生产平台、不断改进的生产工艺、先进的生产理念。

多年来,北京奔驰逐步建立了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电动汽车三大汽车平台,以及发动机和动力电池工厂。在此过程中,北京梅赛德斯-奔驰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几次阶梯式的跨越,实现了从整车生产到核心零部件生产、掌握核心制造工艺的本质转变,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全面进化。

同时,北京梅赛德斯-奔驰始终如一地推广梅赛德斯-奔驰汽车运营360(MO360)的应用,不断提高生产线和质量管理系统的数字化水平,在确保每辆星徽汽车卓越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纯电动、混动和传统燃油车型的高效混合生产。

目前,北京梅赛德斯-奔驰正在部署新一代模块化架构平台(MMA),MBEA纯电动平台正在加快培育新的质量生产力,为稳步推进下一阶段的电动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千万人的祝福不仅是基础,也是未来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累计产量在“百万”级的五大突破,不仅得益于综合生产硬实力日益提升,还有赖于7个员工创新工作室、5400多名高技能人才和12700多名员工的国际化团队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为了不断扩大人才优势,北京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新的万人学徒计划,培养了近万名新能源汽车安装、调整与维护、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等方面的技能人才,覆盖了90%以上的蓝领员工,为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效率提高、产能持续释放提供有力支撑。凭借卓有成效的经营管理成果,北京奔驰一举获得“北京市政府质量管理奖”,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又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面对当前汽车行业的变化,北京梅赛德斯-奔驰还建立了新能源人才中心、电动产品论坛、数智院等人才培养平台。不断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丰富和完善力度,推动现有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向新能源、数智化、低碳方向转型升级,通过集聚高层次人才加快形成新生产力,确保北京奔驰未来持续高质量发展。

在荣耀的驱动下,站在“双500万”的新起点上,北京奔驰未来将遵循北汽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东的战略,加快向“电动化、数字化、低碳”转型,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利用新的生产力支持首都汽车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840关注 | 9154作品
+ 关注
在越野的世界无法自拔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