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车申报图出炉:北京车展后,新能源车企回归理性?


这个月的申报信息,来得比以往都要早一些。回顾4月份的申报新车,其实值得关注的全新产品并不是很多,当中大部分是基于现款车型打造的衍生产品,再加上车企会在北京车展前预热,4月份申报新车的热度没有往期那么高。


5月份的申报信息,全新产品反而是最大看点。按照车企的推新计划,以下新车很有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发布,它们的提前曝光或许会决定你成为“冲现车党”还是“等等党”。


比亚迪 海豹X:海洋网的“两厢小钢炮”


比亚迪的产品矩阵已经足够丰富,细分市场覆盖10万级到100万级,不仅涉及SUV、轿车、MPV三大市场,还布局了越野、旅行车等个性化市场,但唯独缺席了年轻用户比较关注的两厢运动轿车。


燃油车时代,像大众高尔夫、本田飞度等两厢车秉持着操控灵活、经济省油且改装潜力大等优势,在年轻群体中很受欢迎,到新能源时代,比亚迪的海豚和海鸥凭借用车成本更低的优势,快速取代了这些燃油车。


但客观来说,海豚和海鸥的性能还差了点意思,经济家用合适,但还不是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小钢炮”。



新亮相的海豹X,定位上比海鸥和海豚都要高,2820mm的轴距水平和护卫舰07完全一致,也就比海豹短了10公分。综合判断下来,用“紧凑型两厢车”来形容海豹X的定位比较合适,海豹X的空间表现是亮点,但由于车身更长,操控灵活性上肯定不及海鸥和海豚。



海豹X将会搭载最大功率为160kW的驱动电机,整车性能远比搭载最大功率为70kW电机的海豚要强,而且其最大功率甚至还要比海豹纯电入门版高出10kW。目前海豹纯电入门版的零百加速为7.5s,预计海豹X的零百加速时间会更短。



话说回来,官方可能还没有确定“海豹X”这一车名,毕竟在选装配件中还提供了“海豹06GT”“海豹MINI”“海豹05EV”等尾标。如果要让小通来选择的话,小通更倾向于选择“海豹06GT”,消费者可以通过“GT”这一后缀快速了解这款车的特性。


深蓝汽车:不再“两招鲜吃遍天”


深蓝汽车的产品线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深蓝S7和深蓝SL03两款产品进入主流市场已有很长时间,直到近期亮相的深蓝G318才逐步改变这一现状。但是,深蓝G318主打硬派越野市场,即便竞争力够强,但注定不是主流消费者的首选。从这批申报信息中,小通发现深蓝汽车正在积极地作出调整。


深蓝S05


最重要的动作就是推出新车,全新SUV深蓝S05出现在申报信息中。这是一款定位比深蓝S7更低的紧凑型SUV,和深蓝S7一样同步推出增程版和纯电动版两种动力总成,但有趣的是,深蓝S05的动力参数要比深蓝S7的入门版要高一些。



其中,深蓝S05增程版搭载1.5L增程系统,其最大功率为72kW,而深蓝S7增程入门版只是搭载最大功率为70kW的增程器,两者在油电转换效率上可能会有所不同;深蓝S05纯电版搭载最大功率为175kW的驱动电机,而深蓝S7纯电入门版所搭载的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仅为160kW,考虑到深蓝S05的车身更紧凑,预计深蓝S05的加速能力会比深蓝S7入门版更强。


深蓝S05


几乎可以确定,深蓝S05不是单纯的“小号深蓝S7”,在动力总成方面会用上长安最新的技术。


除了深蓝S05之外,还有深蓝L07这款新车也位列申报信息中。结合尺寸消息,深蓝L07和深蓝SL03高度相似,也就车长比深蓝SL03多出55mm,其他尺寸数据完全一致,让人不禁认为深蓝L07是深蓝SL03的改款车型。


深蓝L07


不过对比动力参数,深蓝L07纯电动版的最大功率与深蓝SL03纯电版不同,换而言之深蓝L07和深蓝SL03在动力表现上会有区别。而且按照深蓝CEO邓承浩的说法,深蓝L07是一款全新产品,只是深蓝L07主打智能科技,深蓝SL03主打运动科技,未来两款车会同步销售。



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他们其实比较看重价格和尺寸。如果用差不多的价格,买到尺寸相近的产品,在他们眼中就是两款一样的车,至于是主打“智能”还是“运动”,不过是配置上的不同。


除了新增产品之外,深蓝汽车还调整了深蓝S7的命名。在这批申报新车中,一款深蓝S07映入眼帘,对比在售的深蓝S7,两者在外观和动力参数上没有任何区别。


深蓝S07


面对目前只有三款车型的深蓝汽车,消费者其实还可以较好地记住产品名,但一个品牌要想发展,肯定需要引入新车来丰富产品体系,更容易被人记住的车名才更容易提高知名度。这样看来,深蓝未来将会形成L系列、S系列和G系列的产品阵列,L系列代表轿车,S系列代表SUV,G系列代表硬派越野车型,而深蓝SL03作为品牌的首款产品,预计会成为命名最为特别的存在。


岚图知音:又一款挑战Model Y的车型?


岚图品牌创立至今也有五年时间了,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岚图汽车仅推出了一款轿车、一款SUV和一款MPV,目前品牌只能靠岚图梦想家和岚图FREE每月3000辆左右的销量支撑着。


小通认为,岚图销量不高并不是品质不好,而是目前在售车型的定位都偏高,离主流消费群体有些距离。为此,定位比岚图FREE更低的中型SUV岚图知音终于安排上,不过和岚图FREE不同的是,岚图知音目前仅申报纯电一种动力总成,意味着前期仅搭载纯电动版本。



根据申报信息,岚图知音的车长、车宽和轴距都要比岚图FREE更短,动力方面将提供三种纯电动力,分别为215kW、230kW的后置单电机,以及最大功率均为160kW的前后双电机四驱。



结合已经透露的消息来看,性能还不是这款车的主要卖点。据了解,岚图知音是岚图和华为联手打造的SUV,将会用上鸿蒙座舱和乾崑ADS 3.0智驾系统,而且还会用上岚图自研的5C超级快充技术,可以实现“充电10min补能450km”的充电速度。


岚图知音的实力并不弱,但按照目前中型纯电动SUV的市场情况来看,Model Y的市场影响力太强,而且小鹏G6、极越01等有实力的产品实在太多,岚图知音的起售价可能需要来到20万元左右才有希望。


宝骏云海:600km续航版能卖12万?


在公布宝骏云海“证件照”的两天之后,宝骏官方便直接公布了宝骏云海的产品亮点——空间、品质、续航和科技。实际上,这款车就是宝骏悦也Plus上市发布会期间提到的品牌首款“五座全场景智能SUV”,主要面对的是家庭用户。



续航毕竟纯电动车最主要的使用痛点,针对这方面宝骏云海将CLTC纯电续航拉至600km,成为宝骏汽车首款续航超600km的纯电动车。宝骏云海的长宽高分别为4541/1880/1608mm,轴距为2750mm,定位为紧凑型SUV。平心而论,CLTC纯电续航超过600km的紧凑型SUV并不是没有,比如AION Y、哪吒U、起亚EV5、睿蓝7等等,但这些产品中续航超过600km的版本,最低的起售价是AION Y的13.38万元。



这样看来,如果宝骏云海能发挥品牌的性价比优势,将600km续航版本的价格打到12万元左右,那这款车对于家庭用户的吸引力确实很大。当然,宝骏云海插混版还是车系未来的销量顶梁柱,毕竟纯电动车所带来的续航焦虑问题,不是更高的续航数字就能解决的。


飞凡RC7:换电不是“救命良方”


飞凡RC7是品牌的全新中型SUV,计划在年内迎来上市。对比品牌首款车型飞凡R7,飞凡RC7仅仅在高度上略高5mm,其他数据也没有相差太大,换而言之飞凡RC7和飞凡R7其实处于同一级别。据了解,飞凡RC7中的“C”,代表是COZY,本意是舒适的,说白了飞凡RC7面对的是对舒适性有要求的主流群体,而车身造型和设计语言更大胆的飞凡R7,更注重年轻和个性。



动力参数其实也能进一步解释两款车型的属性。按照申报信息,飞凡RC7所搭载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仅为150kW,而飞凡R7入门版就搭载了最大功率为250kW的驱动电机,两者在加速能力上将会呈现质的区别。更何况,飞凡RC7还提供了激光雷达,暗示着车辆将提供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新增的换电模式也非常适合快速补能的消费者。



不过,目前飞凡汽车还未曝出与蔚来合作换电的消息,截至2023年底,飞凡汽车的换电布局仅覆盖国内十余座城市,换电站数量为50余座。这样的换电体系其实很难刺激品牌销量的增长,除了蔚来之外目前暂时没有品牌在换电体系上有比较出色的成绩。小通认为,飞凡汽车如果不能加入蔚来的换电“朋友圈”,仅靠自己的力量,飞凡汽车的换电优势很难在短期内发展起来。



至于飞凡RC7的价格,由于产品搭载低功率的驱动电机,小通认为飞凡RC7的起售价会比现款飞凡R7更低,结合激光雷达的引入,其起售价可能会落在17万元左右。倘若如此,飞凡RC7的性价比相比飞凡R7更高,但以飞凡汽车目前的销量来看,性价比这一招起到的作用并不大,飞凡汽车更需要让用户了解并认可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写在最后


其实,除了上述全新产品之外,还有不少已经亮相的重磅产品,比如极越07、阿维塔07、全新AION V等等,不得不说这批申报新车给足了新鲜感。


小通注意到,在上述亮相的全新新能源车中,“传统”“主流”成为关键词。当下车市激战正酣,多家车企纷纷加入价格战,但一直依靠降价来吸引消费者,其效果只会逐步减弱,因为一款产品很难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车企推出定位更主流且价格更厚道的产品才是正道。


除此之外,车企需要及时意识到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性,行业竞争的下半场,马太效应凸显,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品牌影响力更强的产品,像深蓝汽车和飞凡汽车,两者虽然背靠传统大厂的技术优势,但品牌力显然是整个企业的短板,如何让更多消费者记住自己确实很关键。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车资讯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69关注 | 1092作品
+ 关注
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