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MX亮相官网,这才是小米SU7的一生之敌?

2011年12月6日,魅族发布了MX系列的第一款手机魅族MX,这并非魅族的第一款手机,但这并不妨碍它在智能手机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今魅族MX手机系列已经消失,但MX的名号却得到了延续,不过这次并不是手机。


5月13日,魅族无界智行官网曝光了两款车型,分别是即将亮相的 领克Zero,以及魅族的MX,两者均位于魅族无界智行最深度定制的Flyme Auto全案中,后者作为首款以魅族品牌定名的车型更值得大家期待。米粉的第一款汽车SU7如今遍地跑,属于魅友的第一款“Dream Car”也要来了,所有购买了魅族21的用户可以原价抵扣MEIZU Dream MX的购车款,不知今年还是否作数。



不过很快,这两款未上市的新车很快就被魅族无界智行官网“紧急修复”了,据说是因为车辆名称未正式确定。



官方在魅族21和魅族21 PRO两场发布会上都在“One more thing”环节上提到了魅族MX,并没有很正式地给出关于新车的具体设计细节和技术参数,但结合现有的核心要点和轮廓造型,小通认为新车还有许多值得解读的地方。


不做“拉皮版吉利”


魅族无界智行方案分为Flyme Auto全案、Service和Link三种,Link是车企在保留原有系统的基础上,接入手机域,让手机应用和服务流转到汽车上,支持硬件、算力共享等;Srevice的定制化更进一步,Flyme Auto向车企提供可定制的系统框架,包括生态应用、主题引擎、场景引擎、云服务功能等,帮助车企低成本定制智能座舱。


全案则是Flyme Auto当中定制最为深度的形态,魅族将联合车辆品牌方共同定义,提供包含产品定义、HMI设计、产品研发、测试和交付,以及手机域完整体验的一套解决方案,与车企共同打造智能座舱。目前,领克07 EM-P、08 EM-P均是Flyme Auto全案成熟设计的产品。



作为参考,华为也有鸿蒙智行、HI模式、供应模式,三种模式落地生根,现在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关于魅族MX的核心点,其实早在之前的One more thing里就有提到,比如国际化设计、SEA架构、Flyme Auto、EcarX底座、吉利工业4.0制造能力,以及极具竞争力的汽车团队。结合这些信息来看,魅族MX作为其在汽车领域的里程碑式的意义,必然不是做一款拉皮车型这么简单,而是借助Flyme Auto全案模式的深度定义和吉利优厚的技术资源,拔高第一款车型的起点。



而且小通认为魅族的审美完全不用担心,新车的外观设计大概也会是消费者买单的重要推手了。值得一提的是,魅族MX还是全球首款支持用户定制的量产车型,允许用户在车衣涂装、内饰配色以及Flyme Auto主题上进行个性化定制。


根据官方公布的外形轮廓来看,魅族MX预计会是一款落在20-30万元,主打智能和科技感的纯电轿车,集合吉利最先进的工业体系、SEA浩瀚架构,以及来自亿咖通的EcarX底盘和满血的Flyme Auto座舱方案,众多Buff叠加起来,魅族第一款车型不可小看。


除了是Flyme Auto第六域生态的有力扩充,魅族或许还希望将MX打造成魅族无界智行的范本。毕竟作为一个开放平台,无界智行不仅是服务好吉利控股旗下的品牌车型,也承担解决方案对外输出的重任,让行业看看实力才是真。



在小通看来,魅族MX身上几乎不存在什么不成熟的解决方案,属于是上市即可用的车型,汽车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市场对不成熟技术的宽容度大不如前。有吉利的优厚资源条件,魅族MX作为新能源车型的核心技术不用担心,高度定制化的Flyme Auto座舱大概也会有更多惊喜。


成为华为,超越华为?


2023年12月,时任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CEO沈子瑜表示,MEIZU DreamCar MX只会在魅族渠道进行售卖,合作模式与华为鸿蒙智行、HUAWEI INSIDE等模式类似。由此也能看出,Flyme Auto也希望变成类似华为的定位。


但沈子瑜认为,汽车是在公司基因里的,星纪魅族对汽车的理解应该比华为好,因为李书福董事长有30年的造车经验。的确,相比于有能力赋能车企的华为相比,魅族的优势在于背靠头部车企赋能,造车经验必然是优势。此外,软硬件上的储备,星纪魅族和亿咖通也不掉队。



小通认为无界智行还有一个优势在于,魅族背后的团队协作更高效,在产品设计、开发、销售、交付等几个环节上配合更紧密,一般不会出现设计风格不统一、交付跟不上等问题。


汽车解决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走通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实现卖方案赚钱这条路子。目前吉利家底雄厚,而且内部也有不少车型需要到Flyme Auto的解决方案,暂时不需要依赖外部输血。不过Flyme Auto实现商业化的前提是让更多品牌和车型用上,才能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吸引更多车企建立合作,并在消费端推动更多需求。



现在看来,魅族的Flyme Auto更多还是服务于吉利旗下的产品,目前尚未有其它车企接入,体量和影响力上和华为仍有差距。另一方面,在实体店布局上,魅族的线下店面覆盖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追赶友商的进度仍然是关键。Flyme Auto靠30年的造车经验超越华为或许还不太实际,只有两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吉利的造车经验才是超越华为的关键因素。


至于魅族DreamCar MX,它依旧是无界智行向内扩张的一员,希望它能为Flyme Auto对外输出起到更多作用吧。


与小米SU7必有一战


近期的破圈顶流必属小米SU7,车圈内外人士高度关注,更让友商一度患上流量焦虑症。可以说20-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少不了与小米SU7擦枪走火,还要从产品力、品牌影响力、流量等多个维度展开直接竞争。


目前小米SU7的锁单量突破10万辆,大概超过了小米汽车工厂的年产能,交付虽是瓶颈,但SU7的热度是碾压许多同级产品的,换作是星纪魅族也会倍感压力,更别提仍然在努力争上游的造车新势力。这似乎也有个好处,小米SU7的出现,或许让更多人意识到汽车智能化带来的便利性。



魅族也是互联网中颇有名气的品牌,凭借魅族手机和PANDAER品牌圈粉,本身具有一定的流量基础。可以预见的是,以魅族命名的首款车型也会得到不少的关注。站在智能汽车的角度上,魅族MX的竞争优势在于Flyme Auto。小通此前体验过领克08 EM-P的智能座舱,手机与汽车互联的感受很新奇,车机布局合理且灵动,还借助手机软件丰富了车机,十分有“呼吸感”。随着魅族在AI领域逐渐深入,Flyme Auto大概会因此进化出更符合智能座舱概念的感知、理解能力。


从工业体系、核心技术两个方面,魅族DreamCar MX的实力想必不用过多担心,并且已经购买了魅族21的小伙伴,也相当于手握着一张优惠券,要说优惠补贴,魅族还是玩得懂。



但这样并不代表魅族MX一定能够复制小米SU7的成功,手车互联和智能座舱的确是新能源汽车的重头戏,问题是魅族手机用户是否会认同这样一款车型,又或者是因为魅族MX而购买魅族手机,这些都是未知数,需要时间来认证。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BCI的数据,魅族手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0.1%,距离头部品牌还很远,靠手机用户支撑起汽车销量难度很高,魅族MX还需要从营销、产品定位上找到突破口。


不过,在行业当中,价格才是打动消费者最真诚的武器,我们还是要看魅族MX的定价,能否做到物超所值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小米SU7 领克ZERO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69关注 | 1092作品
+ 关注
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