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反补贴调查后欧盟又“出招”,多家欧洲车企联声反对

据悉,继欧盟对中国车企展开反补贴调查后,其近期又在研讨是否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额外的进口关税,以此来保护本地汽车制造商。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此举竟引得多个欧盟本地车企发声反对。

3月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紧急通知,计划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进行海关登记。据悉,这一举动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的一部分,如果最终调查认定中国电车接受了所谓的“不公平补贴”,那么欧盟或将对这些登记在册的进口车辆征收“追溯性关税”。

近日,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欧洲的汽车工业并不需要贸易保护,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可能会导致欧盟减排计划的失败。他警告称,这样的做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并呼吁欧盟放弃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同时,他还宣称尽管不太可能阻止欧盟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加征关税,但他会对于长期采取这类做法提出警告,因为这会对德国产业造成远远更多伤害。

而在3月12日的时候,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也表示,试图在保护主义中寻求财富是错误的道路。他认为欧盟应该降低对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而不是增加关税。他指出,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可能会对欧盟汽车行业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失。

除了宝马和奔驰之外,一些其他欧洲汽车制造商也表达了类似的反对意见。法国雷诺首席执行官表示,欧盟应该支持本土汽车行业,并与中国的汽车工业进行竞争,而不是通过征收关税来保护本土市场。

自去年十月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以来,就曾受到多家海外车企高管反对,并强调此举对于欧盟弊大于利,很可能徒劳无功,同时呼吁公平竞争,拒绝推行无谓的保护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汽车工业目前正在经历转型期,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需求增加。许多欧洲汽车制造商都在加速推出电动车型,并且正在投资于电动车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可能会对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电动车战略产生负面影响,阻碍其转型和竞争力的提升。

其实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在保护本地产业和促进全球合作之间找到平衡。欧盟面临着在应对中国电动车崛起的同时,不断推动本土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和竞争力提升的挑战。保护主义措施可能会暂时保护本地产业,但长远来看可能会阻碍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合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万关注 | 9131作品
+ 关注
中国汽车领域自媒体大号,创立于2015年。团队由汽车专业媒体记者、汽车评论员等组成。在全国各大专业汽车平台连续多年排名前十。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