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如何冲击50万辆年销量?

“现在合资品牌手里的资金实力,都能去抄个外观去买一堆技术搭上,但是为什么大家都没有这样做?因为大家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品牌资产。”

“我们也无比渴望流量,但是作为合资大厂,做流量还是要有底线,就好像我们做产品,包括产品质量验证各个方面,包括智能化技术的引入,我们都要有底线的。产品该做的这些测试,该符合的要求我们都还是一定要符合,不能为了抢时机就赶紧把它推出来,先收割一批再说,这不是大厂干活的风格”。

“未来3-5年在国内市场,我们希望稳定在30万辆的规模,不是说一定要取得销量的飞速发展,更关注健康经营,更好地为中国客户服务,引入更多高质量的产品。30万辆国内(销售),出口达到20万辆,那么这样一个50万辆规模的企业,我想未来会运营得非常好。”

2024北京车展开幕日,几乎被雷布斯和某红衣男子抢走了所有风头。本应是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趋势的国内最高规格盛会,社交媒体上却充斥各种不知所谓的个人秀和流量狂欢,逼得大BOSS们纷纷亲自下场营业贩卖人设。这就是当下汽车行业舆论场怪象的一角。虽然这未必是“沉默的大多数”内心意愿的表达。但在平台、算法、互联网资本的裹挟下,不同声音往往直接被淹没在流量的汪洋大海里。面对这种冲击,一众基因里缺少所谓“网感”的传统车企,往往显得进退失据、笨手笨脚。

以上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戚晓晖在北京车展媒体日上,接受采访时表达的观点,算得上是一种人间清醒,也是合资车企阵营一种代表性的声音。

如北京现代这样的传统合资车企,该如何应对当下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如何在与销量、流量、新旧价值观的冲击与博弈中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在与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戚晓晖的交流中,我们的问题,先从绕不开的“销量”开始说起。对这个敏感问题,戚晓晖没有回避,一如既往平静、淡然。

的确,曾经高峰时年销110万辆,如今将目标调整到国内年销30万辆,年出口20万辆,对比当年的北京现代,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对于当下的北京现代来说,却也是一种顺势而为的理性选择。“以前,我们有很多小车是用来冲量的,所以我们销量飞速提升。但是这几年我们销量降下来,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把用来冲量的小车砍掉了,十万元以下的瑞纳、悦纳、悦动都砍掉了,我们愿意往更高品质的产品、更多的智能化上用力,去提升我们的产品力。”戚晓晖在我多次采访后,刷新了我对于女性高管的认知,她总是柔和、冷静、不急不徐、声调平和、温柔而坚定。

流量迷人眼,浮躁乱人心,在这个流量裹挟下已经日渐有些变味的汽车制造业里,理性似乎已经成了一种难得的品质:“在中国为全球、长期主义、以及底线思维,是北京现代的三个关键词,我们将围绕这三点开始全面布局。”戚晓晖说。

在中国为全球

武装智能驾驶夯实油车阵营

合资车企多年来一直秉持的策略是“在中国为中国”,在这种策略的精准响应下,快速建厂、带动产业链落地、针对性改进乃至推出中国特供产品,一直是合资品牌无往不利的打法。

但在2024北京车展上,北京现代第一次提出“in China For Global”(在中国为全球)的口号。中国市场成为技术原点,是因为包括现代在内的诸多跨国巨头已经清醒认识到,中国车市正引领着全球电动化和信息技术的潮流。如北京现代这样的合资车企,必须要做出深刻的调整,以更深度的方式融入中国本土这一轮产业升级的浪潮,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全面开展电动化、智能化事业,争夺技术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市场继续站稳脚跟,甚至能反向输出反哺全球市场。

其实就智能化而言,北京现代一直走在合资阵营的前列。早在2014年,北京现代车型上就开始搭载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10万元级的伊兰特都标配ADAS,甚至L4级别自动驾驶的应用也很早。 “(曾经)作为销售总监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很痛苦,因为我们坚持在包括10万元级别的伊兰特上都去标配ADAS,对于企业的成本,对于造车的成本还是比较高,但是那个时候几乎所有车型都没进入智能化的需求点,北京现代默默做了很多年的高投入”。戚晓晖说,“但是随着5G和智能化高速的发展,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也被自主品牌飞速地带起来,让客户对这块有了需求,这正好契合了现代汽车在智能化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用户对智能驾驶的需求并不高。从现代汽车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全球战略来看,先在中国市场做大量的投入,取得成功之后再反向输出到全球,兼顾当下和未来,是一条稳妥且长远的发展路径。

在电动化产品全面铺开之前,智能化也是北京现代夯实油车阵营的关键。今年北京现代已经上市了第十一代索纳塔,且后续还会有第五代胜达以及 全新途胜L、库斯途的改款上市。“在这四款车型上,像FOTA这样一个成本非常高的智能化功能都会标配。CCNC智能网联也会完全换代,采用英伟达芯片,在车机响应速度以及娱乐系统各方面表现都会更加流畅”。 戚晓晖说。

在智能驾驶辅助上,新车型都会全面升级。比如ADAS驾驶辅助,在第五代胜达上已经配置到了30项,而行业平均水平是23项。从北京现代近几年车型在智能驾驶辅助技术上的进步,可以明显看到升级速度很快,从早期的14项、21项,到胜达和索纳塔的27项,再到现在的30项,每一代产品都在做智能化技术的叠加。这些变化从外观上虽然没有感知到,但是用户会感受到产品的焕新。

(第五代胜达内饰)

除了智能化,近几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技术路线的引领者。因此现代汽车除了将以进口的方式在中国市场推出获得全球市场认可的现代汽车纯电动系列“IONIQ”,还将着手本土化纯电动车型的开发。电动化产品将在明年正式推出。北京车展上,北京现代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也是“在中国为全球”战略落地的重要一环。

底线思维

不做无底线的流量唯上者

为什么电动化产品要在明年推出?为什么不加快速度,争取在今年推出与宁德时代合作的电动化车型?“今年太乱了,无论是新车上市还是营销手段,都非常乱。”戚晓晖丝毫没有掩饰对当下行业里那些颠覆传统认知行为的不认可。

“我们也无比渴望流量,但是作为合资大厂,做流量还是要有底线,就好像我们做产品,包括产品质量的验证各个方面,包括智能化技术的引入,我们都要有底线的。产品该做的这些测试,该符合的要求我们都还是一定要符合,不能为了抢时机就赶紧把它推出来,先收割一批再说,这个不是大厂干活的风格,所以产品我们还是要满足验证,整个电动化我们也是从明年开启。”戚晓晖明确了北京现代。“2024年我们是产品准备期,明年我们要上包括纯电、混动车型,我们也已经做过几次品评,基本上已经到了后期产品定型的阶段。”

在这个一切讲求“快”的时代,汽车甚至被打上了“快消品”的标签,以快制慢的成功学大行其道。而北京现代这样的合资车企,遵循的是传统造车逻辑,以时间和投入换品质、换安全,以慢制快(或许也不应该叫“慢”,只是在如今的快节奏下显得慢。从立项、调研、开发到投产的时间,汽车业有其自身规律,违背规律大干快上赚快钱,伤害了品牌资产,承受损失的是用户)。

其实不管是以慢制快还是以快制慢,两种造车思维的碰撞,遵循的是不同的价值逻辑,甚至面对的也是不同类型的消费人群。但是以慢制快的打法,天生与互联网传播求新求快的规律相悖,传统车企缺少所谓“网感”,在互联网上声音被湮没,本质上是话语体系和价值观,渐渐不适应如今流量至上(语不惊人死不休、黑红也是红的无底线营销大行其道)的传播方式所致。

但是让我们回归本质,用户买的是产品和服务,而非比谁的声音大、谁在媒体上露脸多。一家经历过时间沉淀的车企,积累的品牌认同、技术、工艺、流程和营销体系力、用户保有量和口碑沉淀,这些维度的实力并不能在互联网时代迅速转化为声量,却可以在市场竞争的时候转化为力量。而这一切是属于一家车企的“品牌资产”,也是它们有资格去谈长期主义的砝码。

长期主义

爱惜“品牌资产”打造产品辨识度

什么叫品牌?表面上看,注册一个品牌名字,设计一个Logo就是品牌了。然而,真正的品牌是一种资产,品牌资产是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经营下来的,它代表的是技术实力,设计能力,研发能力,以及产品质量和口碑在用户心目中留下来的品牌的印记。

“现在不管是轿车还是SUV,把市面上的这些车放到一起,真的很难看到哪一个车型有明显的品牌辨识度。其实品牌辨识度这个东西背后代表的是技术能力。如果说我们外观随便抄一个,技术上买一个,把它都搭上就推向市场,这个能不能做到呢?一定做得到。现在合资品牌手里的资金实力,哪个不能去抄个外观去买一堆技术搭上呢?都有,但是为什么大家都没有这样做?因为大家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品牌资产,大家是需要长期发展下去的。所以品牌是要长期经营下去的。”戚晓晖表示,在油电共存的时代,车辆的辨识度依然很重要,今年引进国内的IONIQ5,虽然市场是很小众的,但是通过这款高性能纯电车型可以让客户看到品牌背后的技术能力,以及差异化电车的辨识度。

驾值观

全球市场的聚光灯早已打在了中国这片土地上,与此同时,合资品牌在中国这一庞大且多元的市场中所采取的策略也逐渐变得务实且理性。

今年3月上市的第十一代索纳塔引发了B级轿车市场的格局变化,这只是开始。北京现代总经理吴益均在北京车展现场表示:“对于现代汽车而言,2024年是现代汽车在华事业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虽然更多的细节官方没有公布,但按照戚晓晖透露的销量规划,从北京现代工厂出口到海外的车辆去年是1万多,今年会达到5万,明年达到12万,主要以伊兰特、索纳塔和库斯途为主,海外市场甚至韩国本土也非常认可北京现代的生产品质,最终会达到20万辆的出口,再加上30万辆的国内销量,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合力冲击年销50万辆的理想架构。对北京现代来说,这是长期扎根中国市场,践行长期主义的根基。而以中国市场为原点反哺全球,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开展直面与自主和新势力的竞争,2024年将是一个实质性的起点。

其实不只是北京现代,诸多合资车企经历了初期的阵痛和慌乱之后,集体的理性回归,是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展现出来的新风向。在智能+电动领域,有些车企发布了新品牌和概念车,有些车企甚至已经亮相了量产车。但大家似乎都有一个统一的共识:不再心急火燎地跟随电动化转型的节奏跑,不盲目去追求不适合自己的营销打法,立足自身优势和传统,将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和现有业务板块融合,形成一个可以长周期可持续的良性闭环,让用户与企业形成稳定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继续巩固在造车领域品质、研发和打造品牌资产的优势和能力。这是包括北京现代在内的一众传统合资车企,持续保持创新活力、持续健康发展,继续成为汽车市场“压舱石”的关键所在。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索纳塔 胜达 途胜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4万关注 | 2220作品
+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