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来了,小鹏你先别笑

前言:有时候,顺风局可能是对方设下的温柔陷阱

在我这个理想L系拥趸看来,MEGA的发布可能还不如L系年改来得更加诱人,也不知道55.98万元对应的消费群体是否真的能拿出制霸50万+销量榜的能力。但可以确定的是, 理想MEGA的上市,对于高端纯电MPV这一细分市场来说,仅仅是战事升温的又一开始。从上市前的实车体验,到上市后这两天的舆论反响,很显然理想MEGA并没有获得当年L系列声量炸裂、转化率更炸裂的效果。我也曾见过几位家有多车的年轻新贵痛快下单,一如两年前L9发布那样。但无论是吃瓜群众,还是目的性较弱的纠结症消费者,心中的天平并没有快速倒向MEGA,反倒对小鹏X9心生一波好感。


尤其是关于翻转座椅、后轮转向的营销和追尾测试的实况视频,可以看出小鹏显然是有备而来,即便对面有所应对,实际效果也有些苍白。本人也曾体验过多款燃油/纯电MPV,广州车展还曾亲眼目睹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来到小鹏展台体验X9(此处应有原博链接/截图),从MPV空间体验和使用场景上来看,X9也绝对占据上风。

如果着重考虑性价比,我毫无疑问会推荐X9,甚至我自己都打算给家里买一台(前提是解决家人对纯电的心理芥蒂)。可现在的问题在于,理想用MEGA一台车,实现一城一池之外的更宏大目标,而小鹏却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赌在了一城一池上。

全都要VS假装全都要

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小鹏关于X9的品类定位,很显然,小鹏在上市发布会上都不愿意去把X9单纯定义为MPV,而是一台集MPV、SUV、大四座轿车于一身的兼备之作。


小鹏并没有在某一品类上做出妥协,而是用双腔空悬、后轮转向、电动翻转座椅巧妙地衔接起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可以说,小鹏在X9这台车上所下的功夫,已经完全能克服MPV用户所看重的品牌积淀。哪怕X9是小鹏第一款三排座车型,但初出茅庐之作就能有如此高的完成度,即便是资深的MPV玩家也会为之折服。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小鹏用尽浑身解数去解决用户的“全都要”难题,导致小鹏在三排座品类的起点被无限拔高。试问一下那些对X9定价持有观望态度的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到小鹏的下一款三排座车型应该是什么样吗?是该加些什么东西?还是在什么地方施展刀法?亦或是与之完全不相干?



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小鹏拿出一台不带侧滑门、没有后轮转向、没有翻转座椅的三排座SUV,价格区间只能介于G9(26.39-35.99)和X9(35.98-41.98)之间。尺寸总不能对标L8吧,起码也得是L9,否则消费者为什么不去随大流买理想L系呢?小鹏还有机会继续冲击高端,提升利润率吗?

很显然,小鹏的三排座之路貌似走窄了。这里的窄,远比理想all in家庭用户窄得多。

理想注重的是场景概念,哪怕L系列在营销上说自己要满足用户的“全都要”,那也只是一种假象。产品定义上,L系列仍然是偏传统保守的,并没有一味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因为理想很清楚,一分钱一分货,想要更多,要么更高端,要么在未来。



如果无法给出产品梯次的章法,不给自己留好余地,就很容易导致用户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变得混乱,进而萌生出越来越强烈的观望情绪。为此,理想愿意在某些技术议题上狂甩回旋镖,被友商KOC拿来发动仇恨书,但只要用户不在意,不产生认知混乱和观望情绪,最终成交也无非是终端优惠多寡而已。

可是消费者对小鹏的认知很清晰吗?X9之前就不是如此,X9之后更是混乱了。这一点可以引用@肉呆大魔王 在《小鹏如何吵赢华为?》中所述的观点逻辑:

一台车的“我全都要”其实是封闭式问题,有两个答案——一个是“我做不到”,这也是大多数车企的答案,产品做不到无所谓,交给营销部门去提取长板,注重扬长避短;另一个是“我能做到”,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又一个证明题,证明你能把兼得之道给做好,一旦做不好,那还是“我做不到”,并且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也会事倍功半。


小鹏X9选择了后者,并克服了绝大多数证明题,但并没有获得最终的胜利,因为价格、纯电焦虑这两个证明题,小鹏自己是解不了的。如同当年小鹏与问界的AEB之争,问界甩出来的封闭式问题小鹏疲于解答,疲于接招,疲于打补丁,却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徒劳的,不仅无助于对核心能力的资源聚焦,甚至会损害自身本就不乐观的现金流和盈利态势。以至于G6、G9开局美妙,却难逃高开低走,定价权从未被真正把握住。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MEGA,说了这么久才轮到它,其实就是为了让你了解X9在这个封闭式问题上的解题思路以作参考。那么MEGA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表面上,MEGA和L系一样做出了“全都要”的假象,李想本人更是抛出了“MPV车坐也开”的观点。但到了具体的产品力痛点上,理想选择拒绝回答,站在高处将其规避,并默认高处的消费者可以为了核心场景,忽视一些“既要又要”,更看重MEGA的长板和优势。这就让理想能够大胆聚焦在MEGA的造型、能耗、快充、乘坐空间等方面,哪怕实际表现并没有比X9强出太多。



但你别忘了,理想的营销团队和产品端有着高度统一的意志,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饱和式营销。线上声量不行,那就线下狂堆展车试驾车,并且在目标竞品上继续无视性价比对手,在与老派的豪华品牌、豪华产品的对比中凸显出自己的差异化进阶价值,而不是“同配价更低”的套路。小鹏贴靠MEGA的营销越成功,手握五六十万预算的目标客群反倒越不会考虑MEGA。逻辑很简单,“我又不差这些钱,也不在意那些灵活性,但x尔法、x驰V级、x克世纪却给不了MEGA能给的东西,我就冲这个掏钱”。

一城一池之争

回到开头,对绝大多数品牌来说,MPV只能算是一个小众市场,相比主流市场的体量,MPV只能算是“一城一池”。但对待一城一池的态度,却会将这些品牌导向迥然不同的命运。

MPV之于小鹏,或者说,X9之于小鹏,已经逐渐占据了舆论声量甚至单车销量的C位。尤其是1月份,小鹏X9凭借2478辆的交付量,超越小鹏G6成为TOP1,这对于小鹏真的是好事吗?



结合前面提到的“全都要”之问,小鹏正在把自己的成败押宝在一城一池上。非聚焦垂类的主流汽车品牌这么做的,上一个是腾势,再上一个是传祺,再往上,就是别克了。平心而论,这三个品牌的非MPV产品,有哪个能获得稳定且强劲的销量表现?这甚至都可以总结为“MPV诅咒”了,小鹏是否受了诅咒,我想,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那么,理想呢?

不少人批评理想KOC左右横跳“赢麻了”。如果MEGA成了,就会创造50万+豪车销冠的历史性成就,理想的高端之路就会走得更稳,并且在单车均价上进一步超越BBA,成为豪华车市场的TOP4玩家。如果MEGA没成,投入在上面的核心技术——5C超充也可以在后续的M系列普及开来,覆盖25-45万元区间。到那时,国内的液冷超充资源也会比现在充足许多,无论是各路自营的液冷超充,还是华为供应的十万液冷超充桩,都能显著解决纯电出行的补能焦虑。至于其他方面的额外成本,理想的套娃大法自会消弭于无形。



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小鹏正在用自己的身家性命赌一匹上等马,去跟理想的上等马MEGA对打,却没想到理想的中等马没比上等马差太多,更甭提理想的粮草有多充沛了。你再看小鹏的中等马,一个官降两万,售价18打头的小鹏G6,并不在理想的辐射范围;一个主销官价26-30的小鹏G9,与之对标的是理想的增程下等马——理想L6。

这时再看小鹏X9蹭着理想MEGA的舆论热度和产品短板做营销,到底是主动出击,还是“不得不”?

理想用一款可进可退的产品去牵制小鹏的破釜沉舟之作,既可以让它活,也可以让它死。MEGA现在的舆论应对显然不如L系列刚出来那阵子极具战斗力,除了产品力上确实存在一些网友不满的Bug,更多在于现在还没到火力全开的时候。




理想的营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节奏,初期做好订单转化,后期再去应对竞品,起势凶猛打出名堂,但又不和增程基本盘产生干涉。小鹏赚了便宜,那就让它赚,反正理想在800V认知战中是坐享其成,不介意在超充网络的建设中继续坐享其成。只要钱能解决问题,没必要当那个出头鸟,打扫战场有何不可?

别看小鹏X9日子过得滋润,但冲着一些意向用户因为“无油箱”“价格贵”而心生遗憾,核心诉求就已经跟MEGA错开了。小鹏给自己树立的性价比车设,招致了一批“既要又要”的消费者,他们的品牌忠诚度无从谈起,只要大牌友商回过味来,做一款有后轮转向、有翻转座椅、配置略差、智驾拉胯、设计符合主流审美但价格低很多的插混/增程MPV,小鹏X9的目标客群只会进一步收缩,然后再度陷入“以价换量”的怪圈,寄希望于下一款新品当半年爆款。以此往复,正向积累的积极循环从何谈起?

哦对了,2024年小鹏还将分别聚焦30万+级和15万级两个市场,“发布各自平台的第一款车”。

其中30万+级的产品除了G9之上的三排座SUV,还有一款造型科幻奇特的C级跨界轿跑F57。前者的情况我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后者的谍照大致长这个样↓




说实话,你觉得这车能卖得过新款极氪001吗?

至于15万级平台的首款车,则是来自小鹏与滴滴合作的代号为 “MONA”品牌。说白了,要往B端市场大量销售纯电家轿,多半是让P5发挥余热,能玩出什么花样呢?

难不成要进军C端市场?

那我猜比亚迪和零跑的表情应该是这样的↓



点击进入 寻找导购达人合作计划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理想MEGA 小鹏X9
标签: 新车资讯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万关注 | 262作品
+ 关注
一同领略新时代的出行乐趣与价值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