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手”睿蓝,吉利想赌些什么?


2 月 20 日,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附属公司浙江吉润与吉利启征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浙江吉润方出售及吉利启征同意购买睿蓝汽车 45% 股权,现金代价为 5.04 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集团将不再直接持有睿蓝汽车的任何权益,而睿蓝汽车将由力帆科技及吉利启征分别持有55%及45%的股权。


一时间舆论对吉利对睿蓝的态度,以及吉利有关换电的业务走向琢磨不清。


其实早在今年1月吉利汽车披露的产销公告中,睿蓝汽车就已经被「吉利」悄然“除名”,不再计入吉利汽车的产销量。彼时有传言认为,吉利正在为脱手睿蓝而做准备。


事实上,只要回顾吉利启征近年来的业务操作,就能看出睿蓝并非吉利“弃子”,相反,换手睿蓝,吉利在新能源换电业务领域,还在下着一盘更很大的棋。

文|老杨头  编辑|李薇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

「融资“放空”后的5个月」


2月21日下午,面对睿蓝股权变更引发的争议,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回应称:“大家不要误解,这只是吉利上市公司将睿蓝汽车股份转让给了吉利汽车集团。吉利将继续与力帆科技一道支持睿蓝发展,并加大在换电领域的布局和投入。”


事实上,从天眼查 APP 上的显示来看,睿蓝的新股东吉利启征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由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书福全资拥有,就已经证实此"出售"非彼“出售”,换手睿蓝汽车之举,并非要放弃睿蓝汽车,更像是外界比喻的“左手倒右手”操作。但对应调整背后别有一番意图。

据悉,吉利启征是吉利换电生态平台「易易互联科技」的母公司,将睿蓝汽车整合并入吉利启征,能够更好地推动睿蓝汽车乃至吉利在换电领域的全面发展。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2月,易易互联科技的母公司注册品牌商标“易易换电”,意在主导吉利换电业务的发展。2020年9月,易易换电重庆展示站落成,标志着吉利正式加入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而翻查此前发布的战略目标可以发现,截止到2025年吉利希望在全球运营5000座智能换电站,面对B端市场对接,覆盖超100个核心城市,满足100万台车的换电需求。

具体到对于C端用户,吉利当时希望通过打造全新品牌来实现产品覆盖的同时,来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规划,这个品牌正式睿蓝。

结合这一目标来看,目前吉利有关换电业务的发展虽然在技术换电满足目标,但规模换电还有距离,如今将业务重新整合,有望通过对资源整合后集中发力,加速向目标看齐。

资料显示,睿蓝汽车成立于2022年1月,是吉利汽车和力帆科技共同出资成立的换电出行汽车品牌。睿蓝旗下包括枫叶和睿蓝两大系列,主要提供换电车和服务业务。

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29日,吉利控股集团与蔚来汽车在杭州签署换电合作协议的代表方正是吉利汽车集团旗下易易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吉利此次易手睿蓝汽车的操作,即是围绕上一次合作的纵深式布局又一次战略布局。

对此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表示:“吉利将继续与力帆一道支持睿蓝发展,并加大在换电领域的布局和投入,这个赛道创新合作空间还很大。”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垂直的换电业务整合和资源调整,将会给吉利从换电与能源端的产业布局带来联想空间。


2


「为汽车“减负”」


对于此次媒体的猜忌,有专家解释,睿蓝和吉利双方的结算价格是按照实际估值和市价进行,尽管是同属集团的内部操作,这种市价结算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成为此次猜忌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也有另外一种解读认为,即便是集团内部的变更交易,吉利也在充分遵循着市场化的公司运作机制。

毕竟有关换电业务的布局,吉利从不是儿戏,更不是盲目的追风者。

去年6月,力帆科技与浙江吉润就已经对睿蓝汽车增资8.5亿元,其中力帆出资约4.94亿元,浙江吉润出资约3.56亿元。

增资完成后,力帆科技和吉润汽车对睿蓝科技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5%和45%。两大股东的持续追,已经看出已经看出是吉利深化换电业务发展的信号。

资料显示,2023年,睿蓝营业收入34.83亿元,净利润则亏损6.22亿元;对比2022年,2022年,睿蓝汽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8.39亿元和1558.84万元。对于增资后仍处亏损原因,睿蓝汽车相关负责人此前也明确表示:“换电领域本身就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和资金支持,股东方需持续投入且需较长周期方能收效。”

事实上,换电业务耗资严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业内分析认为,在需要长期持续性投入的背景下,吉利汽车如今选择将睿蓝汽车的股权进行转让,是可以减轻上市公司的财务压力,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与此同时,将已上市公司主体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汽车业务上也能避免资源浪费,放手睿蓝专心于今年的新能源产品的竞争也能让睿蓝和吉利各自更好地发展。


3


「为独立上市做准备」


目前,布局换电依旧“烧钱”,根据蔚来方面的披露,换电站的主要成本包括换电站本体建造费用、电池费用、基础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费用。

参照蔚来可见,第一代站成本约为250万~300万元,第二代站成本约为150万元,第三代站成本可能在150万元左右。此外,换电站通常需要准备多节电池作为备用,电池成本根据电池容量和类型而有所不同,例如,一个70千瓦时的电池成本约7万元,一个100千瓦时的电池成本约10万元。

此外,运营方还需承担换电站的土地租金、电池配备、人员成本、服务费以及额外的支出,这些支出需要循环往复投入。

从现有换电布局规模可见,前期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极大投入,短期很难实现盈利。业内人士表示,将明知前期会亏损的业务放在港股吉利汽车旗下,将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向其他子公司转让股权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睿蓝而言,从原有主体剥离出来,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睿蓝汽车在充换电领域更好发展,也有声音认为,吉利还有意通过换电进一步向上游能源领域进行新一步探索。

可见,将睿蓝汽车易手,对于吉利来说一方面是为了协同资源发展换电业务,另一方面,也是吉利出于对资本市场的考量。(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关注 | 34作品
+ 关注
探索车与出行背后的底层逻辑与隐秘故事,让商业更价值。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