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插混谁更值?拆解荣威D7 DMH、比亚迪秦PLUS DM-i

最近,我们拆了个车!

为什么要拆车呢?

小编发现今年所有的车型都开始玩“价格战”了,自主品牌10万级的插电混动,有发动机,有大电池,还有电机,为了将合资车型卷出去,价格降的那叫一个狠。虽然价格战对消费者是好事,但是无止境的“价格战”不免让很多人开始担心,质量缩水、偷工减料的现象到底会不会...

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把欧叔刚买的两台车拿去拆了!

为什么是这两台车呢?

因为这俩是10万级插混的热门车型,有着可观的优惠幅度,具有代表性。

他们分别是:

1.荣威D7 2023款 DMH 125KM卓越版

2.比亚迪 秦PLUS 2023款 冠军版 DM-i 120KM超越型

比亚迪秦PLUS DM-i属于“前浪”,指导价9.98-14.58万,它的出现让10万级出现了插电混动的轿车!而荣威D7 DMH属于“后浪”,指导价12.58-14.58万,作为追赶者,它必须更有诚意!

两台车指导价都是13.58万,北京的优惠幅度也差不多,落地都在10左右,就把它俩拆开看看!

欧叔特意邀请了他的汽车工程师朋友高老师一起,看看这两台车到底有什么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区别!

动力总成拆解——电机结构+用料+电池

先来看两款车的动力总成,高老师认为:

两款车型都是10万级的插混车型,这个级别的车型动力参数不会有特别大的差距,但是在动力系统的结构和用料上区别是比较明显的。

其中一点就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连接的部件上,荣威D7 DMH使用了双质量飞轮,比亚迪秦PLUS DM-i使用的是单质量飞轮,高老师认为飞轮方面,荣威的双质量飞轮要贵1500元左右,说实话让我挺惊讶的!

既然贵,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剖面图,看起来的确很复杂,但是这个东西对我们日常使用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有三点:

1.发动机与变速箱结合的冲击大幅度降低,延长动力系统寿命

2.平顺性好,几乎感受不到发动机的介入

3.耐久性更好,系统工作更安静

高老师还指出,两台车不仅P1结构不一样,电机功率也不一样,荣威D7 DMH达到60kW,比亚迪秦PLUS DM-i为45kW,更高的功率会提升充电效率。两者之间成本差异达到了600元左右。

荣威D7 DMH采用了发动机输出轴与P1同轴设计。设计难度较大,但优点也是非常突出的。首先可以缩小电机体积,减轻重量。提升传动效率,降低噪音和震动,功率更大充电速度也会更快,发动机噪音也会更小。

比亚迪秦PLUS DM-i的,发动机输出轴与P1电机转子为平行轴结构,需要增加一组额外的齿轮才能形成传动效果,必然会有相应的动力损耗以及噪音震动的产生。

两台车P3电机主要是功率的差距,荣威D7 DMH电机功率为150kW,比亚迪秦PLUS DM-i为145kW,5kW的功率虽然不大,但积沙成塔,一点一滴的提升其实换来的就是整体系统的明显进步。

欧叔认为:

荣威D7 DMH的P1电机的充电功率更大,P3电机的输出功率也更大,意味着如果两者发动机效能接近,荣威D7 DMH整套系统能效表现是要好于比亚迪秦PLUS DM-i的。动力更好,还更省钱!

两块巨大的磷酸铁锂电池拆下来了:

荣威D7 DMH电池容量为21.4kWh

比亚迪秦PLUS DM-i为18.32kWh

相差3.08度!

更大的容量也可以增加纯电续航里程,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高老师说虽然电池原材料一直再降价,但是1度电的成本还是要在700-800元左右,我们取个中,电池成本又差出2150元,甚至比飞轮结构差距还要大。

以上所有的差价4250元。拆到这我也终于明白了欧叔为什么同意把自己的车拆给大家看了,如果不是因为拆车,我们还无法了解到零部件的差异会如此大,最重要的是两台车指导价是一样的前提下,只看动力总成和电池就有那么大的差距,这个我们真的没有想到。这下就有动力继续拆解啦!

机械素质对比——底盘结构+悬挂形式+用料

因为北京接连大雪以及拆车的决定比较突然,所以在拆解之前欧叔只有2-3个小时去体验这两台车。他说动态感受差异非常大,所以特别想知道这两台车在底盘悬架方面都存在哪些差异。

升起底盘,比亚迪秦PLUS DM-i为半包设计,线束和油管裸露在外,荣威D7 DMH底护板包裹面积更大,底盘平整度更好,这样做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升能耗表现,成本上的差价为50元左右。

两款车都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在这个级别也是非常主流的悬架形式,放在两台车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用料上两台车产生了4点区别:

荣威D7 DMH为铝合金转向节,比亚迪秦PLUS DM-i为铸铁材质,成本上的差距会在20元左右。

两者同为前通风盘后实心刹车盘,经过测量发现,荣威D7 DMH前刹车盘直径达到了320mm,厚度30mm,比亚迪秦PLUS DM-i为300mm,厚度26mm,对使用来说尺寸更大,接触面积大,制动和散热效果更好,而这一块的成本上两者差距30元左右。

转向机上,比亚迪秦PLUS DM-i采用纯机械式齿轮齿条转向器,助力在转向柱上,转向柱成本较高,荣威D7 DMH助力在转向机上,转向机成本较高,带来的助力更直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转向手感更好,更精准!两套方案整体对比,荣威D7DMH成本高出650元左右。

前塔顶,荣威D7 DMH带有缓冲胶垫,比亚迪秦PLUS DM-i是刚性硬连接,对于前舱的震动影响比较大。

最大的差异还是两台车的后悬架:

比亚迪秦PLUS DM-i,简单的一体成型结构,A级车入门级别常用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高老师说这个东西只要设计完成后,可调的空间就非常小了,作为乘用车后悬架,想找到比这还简单的结构,很难。

荣威D7 DMH是E型刀臂多连杆悬架,从结构上看更加复杂,悬架上布置的多处连杆,可调范围更大,在操控性,循迹性,滤震性等方面可以看齐很多B级车型。

同时在质感提升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NVH当中的震动,两者区别也是相当明显的。

比亚迪秦PLUS DM-i一共4个衬套,荣威D7 DMH提供了18个衬套,包括14个小衬套和4个大衬套,这4个大衬套安装在副车架和车身之间,可以大幅度降低整个副车架传递到车身的震动。

一般来说这样的衬套多出现在一些比较高端的车型上,没想到在荣威D7 DMH上也见到了。两者成本差异在200元左右。

高老师表示,从底盘结构来看,荣威D7 DMH是花A级车价格买到了B级车的底盘质感,而比亚迪秦PLUS DM-i就是普通A级车的品质。

轮胎型号上,荣威D7 DMH为225/50 R18佳通P10系列轮胎,比亚迪秦PLUS DM-i为215 55 R17的阿拉特斯AS380系列,我在同一电商平台下查看价格后,发现两车4条轮胎的价格差距竟然达到了2000元左右。

至此,底盘部分已经拆完了,关于这一部分的差价我也做了个表格:

总体来看,在底盘悬架部分,这一部分的差异达到了3550元。这也解释了欧叔在驾驶完这两台车所感受到的差异,在底盘反馈、底盘滤震、长波段和短波段震动,过弯的循迹性、底盘传递到车内的噪音诸多方面,荣威D7 DMH要明显比比亚迪秦PLUS DM-i提供了更好的动态感受。

不过让我们所有人惊讶的是,一个底盘悬架竟然会有如此大的价格差距。

拆到现在,两台车的成本差异算是比较大了。

但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还没说:平台!

混动平台大家都有一个担心,就是这台车到底是不是油改电平台,如果是油改电平台,那么在线束排布,底盘结构布局方面都会有先天的缺陷?

高老师认为:如果想要把油改电平台做改良,其实难度和成本都是巨大的。对于主机厂来说十几亿或者几十亿的投入都是正常的研发成本。一个体系的变动,会造成生产开发、设计、供应商体系的巨大震动,以及风险成本。

那么新能源平台到底新在哪里呢?我们下期继续!

点击进入 谁是你心中的国货首选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荣威D7 秦PLUS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1万关注 | 814作品
+ 关注
毒舌汽车是Ozel和他的朋友聊天扯淡的地方,这里经常说点他们不让播的。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7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