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垂泪、国当自强|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比亚迪一定是懂得如何鼓舞人心、撼动心灵的。

从发布会上一浪浪掌声的间隙,我们获得了难得的气口,去更认真地审视这位中国品牌的造车王者。

面对造车的使命,他虔诚踏实;面对用户的追随,他温暖无愧;面对友商的竞逐,他感恩同行……


2023年8月9日,注定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一天,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N7正式下线,比亚迪也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

坚守了20年对绿色出行的初心,比亚迪做出了一道关于新能源、关于中国汽车的证明题。

他一次次义无反顾、不计后果地去验证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我们站在如愿的今日回首,感慨万千。

毋庸置疑,这条路不好走。但到底有多难?或许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发言中的几次哽咽,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即便是在2004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三款新能源汽车的亮相,也未能让比亚迪在那个燃油车为王的时代激起太多水花。不被看好,成为主旋律。甚至“新能源汽车”这个响彻时代的名称还未出现。比亚迪一路坚持、一路摸索。

特别是对于技术研发的坚持,让比亚迪一度十分困难。近12年,比亚迪有 11 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咬紧牙关的坚持研发,被很多人不理解。提到此处,王传福的哽咽让观者动容。我们也不禁对这位硬汉多了几分柔情。

曾经,比亚迪也怕等不到“春天”。但好在,坚持换来了回报。王总说:“我们深知要把车做好,要想发展新能源,没有核心技术是不行的,技术的研发是科研制定至强的新长征,在这条长征路上,我们没有犹豫,一直把技术研发作为我们坚定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2020 年,比亚迪在插混专用发动机、 EHS 电混系统、插混专用刀片电池三大核心技术迎来了突破和应用,似乎让一切出现了利好的趋向。比亚迪也筑起了技术的护城河。

当我们穿梭在通往主会场的“时光隧道”之中,目之所及的比亚迪每一项进阶,都是中国造车史的缩影。如今,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变革。

不光是比亚迪,新能源车整体行业的推动和发展,改变了中国品牌在造车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即便是面对世界造车强国的雄厚积淀,中国汽车的换道超车也成为可能。


2021年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从 0到第100万辆,路阻且长,用时13年;

2022年 5月,比亚迪第2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100万到 200万辆用时1年;

2022年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200万到第300万辆仅用时半年。

2023年8月9日,比亚迪迎来了第 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这一次200万辆的超越,也不过仅仅9个月。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跑起来了。从第1辆到第1000万辆,中国用了14年。而从1000万辆到第2000万辆,用时不到一年半。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早的参与者和践行者,比亚迪在这个时代的浪潮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以磅磺之势创行业新辉”。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32.4%,预计到2025年年将达60%以上。通力向前,才是关键。


在发布会上,王总不止一次提到“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大国重器的大家情怀,比亚迪是被观者尊重和敬仰的。

70年的造车史,中国已经从“站起来”完成了“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新能源车的加速变革正推动中国汽车从追赶走向超越,改写大而不强的历史。

无论是汽车性能、智能配置,中国品牌已经做到了首屈一指的层面。加之外观设计和品质服务上的全面提升,中国品牌的地位因不断向上向前而稳固。这不仅仅是一家品牌车企努力就能实现的。而是所有品牌的共同努力。

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 60% 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强国大抵如此。

真正的强者不是一味的回顾过往的辉煌,而是将更远的目光聚焦在行业的动向。

比亚迪指出,相较于通用、福特、特斯拉之于美国;本田、丰田、日产之于日本;大众、奔驰、宝马之于德国来说,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世界级的品牌。14亿中国人在情感上需要自己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当我们走在去会场的路上,看到比亚迪把友商和自己的重磅车型列阵而展的时候,背后那句“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格外耀目和震撼。

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浪潮之中,中国品牌大有可为。携手并进的中国品牌更是荣光无限。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接下来的一切,交给时间。


【车维君语】

一场发布会,一段回忆史,我们应该庆幸自己可以成为当代中国汽车工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中国品牌不霸道却霸气、不多言却自威。

没错,在一起、共进阶,才是中国汽车该有的样子。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9关注 | 109作品
+ 关注
一语说车,入心入肾。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