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交付8万辆,理想Q1财报亮点十足,无图智驾将发力!

理想汽车最新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季度交付8.04万辆车型,同比增长52.9%,连续18个月蝉联3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季度营收再创新高,达256亿元,同比增长36.4%。

经调整后理想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3亿元,毛利率20.6%;季度研发费用为30亿元,智能驾驶、辅助驾驶以及主被动安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24年3月31日,理想汽车现金储备高达989亿元。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表示,第二季度有望实现交付量达到10.5万~11万辆车,有望实现二季度营收达到299亿~314亿元。

今年一季度对于理想汽车而言,是颇为不平凡的一段时期。去年预热多时的首款纯电超级旗舰车型——MEGA,自3月上市起便掀起巨大风浪,极高的预期目标与惨淡的销量现实也让理想内部迅速展开反思。

在李想说明的问题复盘后,理想汽车大幅下调一季度销量预期,由原先的10万台至11万台调整至7.6万台至7.8万台,2024全年目标从原来65万台至80万台,调整到56万台至64万台。

现在看来,理想一季度超量完成了调整后的预期销量目标。而这显然要归功于理想一直以来的基本盘—L系列车型。

同样是在一季度内,理想汽车对L789三款主力车型均进行了24款焕新,核心升级亮点包括高通8295P智能座舱芯片、高阶无图城市智驾版本下放、铂金音响和座舱舒适性增强等,但发布后第一时间内并未引起消费者们的购买热情,大家仍对降价优惠后的旧款追捧不已。

再加上华为问界新M7等对手带来的直接竞争压力,理想汽车果断推出L系列及MEGA全新售价调整,并为已提车车主提供现金回馈。新价格体系对比原售价普遍下降了1.8~3万元,这波调整动作非常及时。

当然,这也后续 理想L6新车上市增添了巨大势能。L6作为理想今年重要销量支柱性新车,它不仅是理想在20万级中端市场的走量产品,更是被赋予竞争问界新M7乃至新M5的拳头产品,在发布前夕人们就对它的价格非常关注。

事实证明,经历过MEGA定价失败的教训后,理想L6最终24.98万和27.98万元的官方指导价,叠加上市权益优惠,性价比非常出色,上市16天累计定单突破3万台,截止最新消息交付量已经突破1万台,用户购买力和产能交付速度都十分给力。

因此,尽管一季度内理想遭遇了开年不顺,但凭借李想及内部极其高效的组织效率,理想汽车通过一系列调整措施,很快就认清现实并依靠L系列稳定强大的市场基本盘,实现了反败为胜。

而在接下来的第二季度内,理想很有可能会面临无新车可发的空档期,但即便如此,依旧有究极大招上场。

二季度不单单针对理想没有新车,包括很多车企都会在该时间节点勤修内功,等待三季度新车的集中爆发。对于新势力而言,二季度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OTA发力期

理想在一季度财报中说道,智能驾驶、辅助驾驶以及主被动安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有些成果已经推送给广大车主用户,例如增强后的AEB自动紧急制动、量产BEV架构的AD Pro高速领航NOA等等,但最重磅的「全国无图智驾」有望在二季度上线全量用户。

近期,理想向部分用户及媒体推送了AD Max 3.0的Beta早期版本,收获了很多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甚至表示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新版本更新,从底层技术架构到产品功能展示,再到实际上路表现都取得了巨大提升。

首先,从最基础的覆盖度来说,AD Max 3.0基本支持全国所有路段,只要有导航经过的地方就能开启NOA功能;从产品体验角度而言,AD Max 3.0虽然还无法做到真正100%人工不接管,但在行驶路线规划、连续避障绕行、跟车加减速及突然刹停、主动避让行人等关键场景方面,表现异常平稳丝滑;

并且,理想AD Max 3.0还加入了行业首发的高速NOA收费站通行功能,车辆可自动识别并选择ETC或人工收费通道,实现自动通行。

智能座舱方面尽管目前理想并未透露出更多信息,但结合之前押注AI大模型的力度来看,今年二季度内理想智能座舱在AI人工智能方面可能会有较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AD Max 3.0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实力加强,但现阶段理想并不让媒体及博主宣传和营销相关信息,甚至很少有路测视频流出。

有人猜测是理想学乖了,主打一个低调做人,但笔者认为理想属于“憋大招”、“蓄热度”,然后等待二季度全量推送时再集中爆发,大家觉得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理想MEGA 理想L6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02关注 | 593作品
+ 关注
聚焦新能源和新出行,新车上市试驾欢迎私信合作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