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困兽再斗
4年连亏226亿元,抱上华为大腿后,还没来得及成为股市中的下一个“赛力斯”,北汽蓝谷和享界可能就因同属于华为系的问界遭遇“事故”,面临考验。


5月14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3.08亿股非公开发行股份,将于5月20日上市流通。

当日,披露2023年报和2024一季报后持续走低的北汽蓝谷“扬眉吐气”,当天迎来5.82%的上涨。

根据股价表现,4月26日至5月13日,北汽蓝谷股价累计下跌14.02%。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业绩表现,让北汽蓝谷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度如此“压抑”。

1 深陷泥潭,四年连亏近226亿

2023财报显示,北汽蓝谷营业收入达143.19亿元,同比增长50.5%,实现了四年连涨。

遗憾的是,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亏损额虽然较去年同期收窄1.19个百分点,但仍迎来了四年连亏,期内亏损达54亿元。

这样的亏损规模,即便放在《汽车K线》统计的72家汽车上市公司中,也是榜上有名,仅次于蔚来、恒大汽车、小鹏汽车,位列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亏损榜第4位。

值得一提的是,连续四年亏损的北汽蓝谷,累计亏损已达225.91亿元。

相较之下,北汽蓝谷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表现则更加拉垮,自北汽蓝谷2018年借壳上市以来,已连续五个完整年出现亏损,2019~2023年累计亏损近250亿元。其中,2023年扣非净亏损60.18亿元,幅度较上年同期扩大3.08%,亏损额仅次于2020年的66.46亿元。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北汽蓝谷主营业务均深陷亏损漩涡。其中,北汽新能源2023年净亏损虽然收缩了12.81%,但仍达22.43亿元。而高端品牌极狐汽车则亏损持续扩大,2023年净亏损达33.47亿元,较2022年同期扩大21.72%。

「图片来源:北汽蓝谷2023年报」

当然,北汽蓝谷的业绩表现也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随着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83.69%至9.22万辆,北汽蓝谷的单车净亏损也出现了明显好转,由2022年的亏损10.89万元,减亏至5.86万元。

不仅如此,北汽蓝谷还将去年的研发投入增加了30.21%至21.53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5.04%。

「图片来源:北汽蓝谷2023年报」

虽然这样的研发规模跟比亚迪、吉利、长城,蔚来、理想等动辄百亿元的研发投入相差甚远,但从北汽蓝谷研发投入比例来看,足见其对研发的重视,即便想更进一步,或许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北汽蓝谷的资产负债率也较2022年的79.9%收缩2.49个百分点至77.41%。只是,负债水平依然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北汽蓝谷上市以来,连续第五年资产负债率超过70%。

这对长期亏损的北汽蓝谷而言,偿债压力不言而喻。

2 享界S9未上市,先迎考验

面对连年亏损和内卷加剧的市场竞争,叠加新能源投资窗口关闭和艰难的融资环境,一直依靠定增维系经营的北汽蓝谷,处境可谓愈发艰难。而北汽蓝谷想要继续依靠定增续命,不一定行得通。

尽管如此,北汽蓝谷从未放弃自救。资金方面,随着北汽蓝谷被托管北京汽车,其面临的资金困境或将得到“救赎”。新品方面,今年极狐汽车还将向市场推出阿尔法S5、考拉5座版、阿尔法T/S 24款,加入市场竞争。

不仅如此,北汽蓝谷和华为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的享界S9也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或将成为北汽蓝谷绝地反击的重要“杀手锏”。

届时,资金问题交给北京汽车,销量难题交给华为(享界)。但随着此前大火的问界旗下车型,问界新M7 Plus发生追尾起火事故后,同样与华为合作的享界是否会受到影响,暂未可知。不过,事故发生后,理想汽车销量反超问界,再度夺回新势力销量冠军之位。

根据理想汽车披露的周度销量数据显示,5月1~12日,理想销量为1.08万辆,问界销量为0.81万辆。

此外,随着小米SU7上市以来备受欢迎的表现来看,对北汽蓝谷和享界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这也不禁令人为还未上市的享界S9,感到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蓝谷发布财报后,并未迎来投资机构的关注,而近一年来,北汽蓝谷也仅仅收获了寥寥4份研报,而从研报内容来看,机构对北汽蓝谷的关注,主要得益于与华为的合作。

足见,华为或者说享界,对北汽蓝谷的影响。这也提醒北汽蓝谷,在联手华为破局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内功修炼。毕竟,靠人不如靠己。值得警惕的是,进入2024年,北汽蓝谷的经营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今年一季度,北汽蓝谷营业收入15.05亿元,同比下滑39.75%;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0.1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13.92%。

「图片来源:北汽蓝谷2024一季报」

一季报显示,北汽蓝谷营收下滑系销量下降所致。今年一季度,北汽蓝谷销量为1.01万辆,同比下滑33.03%。

而到了今年1~4月,北汽蓝谷累计销量同比增速继续下探至34.59%、为1.3万辆。不仅如此,此前借势“享界S9”、全权托管于北京汽车等热度,实现股价飙涨的北汽蓝谷,也在热度过后,股价呈现下行走势。

如今在3.08亿股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消息的刺激下,北汽蓝谷虽然再度开始走高,但没有扎实业绩基础支撑的北汽蓝谷,又能支撑这波上涨行情多久呢?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万关注 | 3257作品
+ 关注
汽车K线编辑部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