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极氪登陆纽交所 造车“马拉松”来到新起点

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速度不仅体现在造车上,还快速的吸引着资本的关注。当然,作为造车这件烧钱的事儿来说,主动寻求上市,更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目标之一。

自2021年以来,中国企业在美国发行的最大规模IPO是来自一家车企——极氪。

5月10日,吉利旗下的极氪在纽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ZK’,发行价为21美元,流通股本1750万,占总股本的7%。挂牌后股价涨势明显,上市首日最终收于28.26美元,截止结稿最新市值为7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0.4亿),接近小鹏汽车的76.43亿美元。上市发行股票的87%实际上是被大股东吉利买走,那么后续大股东可以质押股票换取资金,为极氪输血。对投资者而言,极氪的可塑性非常突出,市场普遍的预期向好。当然,仅有0.3%的流通股易于炒作,对于市值的拉升也有帮助。

此次极氪的上市刷新了新能源车历史上最快上市记录,从品牌发布到成功IPO仅用了37个月。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此前特斯拉用了7年,小鹏、理想、蔚来分别用了6年、5年、以及4年。

那在此次极氪上市之后,李书福旗下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9家,包括吉利汽车、沃尔沃、极星、亿咖通、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力帆科技、以及路特斯。

历时三年,极氪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但还是以加速跑的进程登陆了美国股市,是不断修炼内功带来的成果。

从规模来看,极氪作为中国电动车品牌的后起之秀,尽管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展现出了相当惊人的成长速度。产品层面,目前极氪已经上市的车型就达到了4款,分别是 极氪001、007、009、以及极氪X。

而在销量方面,截止到5月之前,极氪在20万以上的价位段拿下了第一(极氪001)和第二(极氪007)的成绩。

尤其是极氪001,在今年2月底上市之后,一度成为了20万级别最具话题度的车型,即便后来的小米SU7大有赶超之势,但消费者也始终将两款车型放在一起讨论。

诚然,极氪品牌的成长不只体现在销量和产品层面,它在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上的转变也相当重要。要知道,极氪最初是一家脱胎于传统制造业的公司,而随着企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如今的极氪已经成为了注重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的科技型公司。

这一点产品不会骗人,无论是极氪001还是007抑或是极氪X,它们在同级别市场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与众不同的卖点。这段时间雷军总说中国汽车行业同质化过于严重,但这其中一定不包括极氪。

可以说,极氪的此次上市对于吉利集团乃至整个电动车行业的未来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证明了吉利在电动车领域依旧有充足的影响力和技术底蕴,同时也为吉利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可能性。


●极氪,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势力

造车新势力这个词出来之后,很多人喜欢把它放在一些刚刚出现的品牌身上。但严格意义上,只有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品牌才算新势力,它们完全没有任何造车背景。而国内车企针对新能源市场又推出的新品牌,其实更像是“创二代”。

从资历来看,极氪就是典型的“创二代”。不过想了解极氪品牌的诞生始末,首先要从吉利在新能源战略上的超前与“错付”开始。

2015年,吉利汽车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宣布到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据整体销量的90%以上,这是吉利首次展示出对于新能源的积极态度。而且在当时的计划中,吉利表示要把大部分精力专注在混合动力方面,与此同时还要进行氢燃料汽车的技术研发。

随后,吉利在2015年底推出了首款新能源车帝豪EV,新车的发布帮助吉利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声量。到2016年时,吉利的新能源车销量已经达到了4.9万辆,是仅次于比亚迪的中国车企,而当年的特斯拉也只有7.6万辆。

在获得了一定市场份额后,吉利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继续在新能源车赛道深入。相反,它开始回归传统的燃油车市场,不久之后就推出了主打年轻和运动的领克品牌。

现在回过头看,吉利或许没想到新能源车市场会在短短几年突飞猛进,因此错失了抢占新能源车市场的最佳时机。直到2018年6月,吉利才再一次推出了纯电SUV帝豪GS,但此时特斯拉、蔚来等品牌已经步入正轨,因此帝豪GS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2019年,吉利尝试再次进军新能源车市场,推出了几何汽车,并宣称要成为“东半球最好的纯电动车”,有种要与特斯拉齐头并进的意思。然而,几何汽车的上市反响平平,品牌形象和销量都未能达到预期,反而成为了一些B端网约车的选择。

2020年底,这是“蓝色吉利行动计划”的截止日期。据统计,吉利共销售了132万辆新车,其中新能源车仅有6.8万辆,占整体销量的不到5%,与“蓝色吉利行动计划”相去甚远。

客观来说,吉利对于新能源车的浅尝辄止并不是它一家的问题,当时几乎所有的传统车企都有类似的现象,比如长安、长城、奇瑞等等。归根结底,没有人会想到新能源车从前十年的不温不火,一下就迎来了2020年之后的井喷式增长。

在市场趋势已经明显改变后,吉利痛定思痛开始加大力度投入资源。2021年,他们发布了升级后的“智能吉利2025”战略,计划在5年内投入1500亿元的研发费用,并推出25款以上的新能源产品。

根据该计划,吉利要在2025年实现年销售365万辆车,其中极氪车型占65万辆,吉利品牌车型占300万辆。

这个战略分为两条路线:一是主攻环保与新能源车,包括HEV和PHEV都算在其中;二是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并组建全新的纯电动车公司。于是,吉利旗下的帝豪、博瑞品牌以及领克品牌,都在混动的路线,而极氪则是吉利执行第二条路线的产物。

2021年,极氪品牌正式亮相,其管理团队堪称史无前例的“豪华天团”:

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亲自担任极氪董事长,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担任极氪CEO。在吉利集团的体系中,极氪的地位略高于极星、几何汽车、领克等子品牌,与吉利汽车、沃尔沃平级,几乎享受了吉利控股集团下的所有优质资源。

诚然,极氪背后的投资方也极其强大。极氪的首轮投资方包括英特尔投资公司、宁德时代、鸿商集团、B站、博裕投资,而A轮投资方包括Mobileye创始人兼CEOAmnon Shashua、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等等。

从品牌体系来看,极氪似乎与上汽智己、长安阿维塔有相似之处,都是属于典型的“创二代”。但极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内部孵化,而是选择了与吉利完全拆分,像领克一样单独运营,这也为它后续的发展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满级号”来到“新手村”是一种什么体验?

极氪CEO安聪慧是吉利汽车的元老之一,他在1996年就加入了吉利,几乎参与了公司全部的成长历程。

在安聪慧看来,其实中国汽车产业很早之前就有过造车热潮。本世纪初,手机、家电、甚至是某白酒品牌都曾有过造车计划,但结果如大家所见,大多数企业都是以失败告终。而此次新能源车的“造车热”,和前几次有明显不同。

安聪慧认为,目前新能源车的创新技术、营销模式都为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前景,虽然竞争激烈,行业的洗牌也导致了不少车企掉队,但就结果而言,消费者还是感受到了新能源车相比燃油车的一些优势和不同。

这也就意味着,安聪慧作为一个“满级号”如今要重新进入“新手村”,他不仅要不断调整公司的组织架构、产品逻辑以及与用户沟通的方式,还要把极氪打造成一家多元、共创、平等的科技公司,而非一个传统的车企。

目前,极氪的团队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才,17位高管中只有五分之一来自吉利,其它均是互联网、芯片、快消等不同领域的大佬。

想要转变,企业领导必须起带头作用,已经年过50的安聪慧曾多次表示不要叫自己“安总”,要叫“聪聪”。如果你有极氪APP的话,还会发现安聪慧已经入驻,这样能够更简单的与用户直接沟通,认真追求用户共创。

此外,正如上文所说,极氪在产品策略上主打一个不按套路出牌,它采取了和其它新品牌截然不同的差异化路线。比如,极氪截止到目前都没有一款正儿八经的SUV。要知道,其它品牌在造车之初一定会用SUV探探市场口碑,这样才可能让受众群体最多的市场广泛接受。

而极氪并不是这样,它最初造了猎装轿跑,后来又造了罕见的纯电MPV,在之后是一款多功能两厢车,最后又是一款标准的中型轿车。甚至就连还未上市的极氪MIX,也是一种多功能车的模样。

因此,很多人说极氪是小众品牌,其实只是因为它的产品定位更精准,不随大流。那些确有需求的极氪车主,几乎无一例外都对其赞赏有加。

从企业发展来看,极氪几乎是从诞生开始就被按下了“快进键”:2021年3月下旬公司正式成立,4月中旬极氪品牌正式亮相,同时发布首款车型极氪001。那一年,极氪001累计交付6007台,次年就飙升至7.2万台,增长超过10倍。

注意,极氪的成绩看似“平平无奇”,实则要考虑到这是一款最初定价在30万以上的车型。2022年4月,极氪001的月订单首次突破了1万台。一般来讲,像特斯拉和“蔚小理”都需要经过数年的努力才能达到这一水平,而极氪只用了一年时间。

事实上,在极氪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负面事件也对其造成了一定影响,比如极氪001在刚刚交车之后就爆出了车机频繁故障、操作卡顿等问题。但安聪慧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拿出了3亿人民币,免费为老用户更换了骁龙8155芯片,诚意满满。

安聪慧表示,极氪品牌会持续倾听用户的声音,并且欢迎大家随时与公司交流,公司会以坦诚、透明的态度及时回应用户的关切。

截止到今年新款极氪001和极氪007上市,极氪的销量还在高速增长。其中1~4月份,极氪品牌的累计销量达到了4.91万辆,同比增长了111%,夺得2024年20万以上中国纯电品牌的销量冠军。


●新一轮的“造车马拉松”才刚刚开始

关于极氪的上市之路其实并不算平坦,起初,极氪是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点。2022年初,吉利汽车就发布公告称计划分拆极氪并让其单独上市。但仅一个月后,极氪就改变了计划决定在美国上市,原因是希望获得更高的估值。

于是,2023年11月,极氪第一次提交了在美国上市的申请,然而由于当时高通胀和高利率等等因素,极氪还是决定暂时停止在美国上市的进程。

今年第一季度,已经有6家中国公司成功赴美上市,其中就包括吉利旗下的另一个高端品牌——路特斯。

安聪慧坦言,对于极氪来说,上市只是一个起点。在极氪刚刚成立时,安聪慧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

到2025年,极氪的全年销量要达到65万台,进入全球豪华电动车品牌前三。这意味着每年的增长率都要翻倍,可谓困难重重。2024年,极氪的交付目标是23万辆,比2022年的 11.8万辆翻了一倍。

与此同时,安聪慧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2024年整个汽车行业都可能面临巨变,淘汰赛已经正式开始,而今年对于车企来说没有容错余地,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目前,极氪在动力系统以及操控性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智能化和能耗方面还有进步空间。随着电动车市场的竞争进入下半场,智能化已经成为各大车企激烈角逐的舞台。带着满身荣誉成功上市的极氪,也要尽快补足自己的短板,才能成为消费者心中那个不再“小众”的品牌。


●写在最后

安聪慧说过,他最喜爱的运动是长跑,因为这是一项没有终点的运动。在当前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里,极氪需要在方方面面加大力度投入资源,它要像一位马拉松选手一样,永远保持奔跑的状态,不能因为短暂的领先就满足。

毕竟吉利在数年前已经品尝过掉队的痛苦了,如何追上乃至成为新能源车市场最前沿的潮流,是极氪矢志不渝的目标。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7306关注 | 5981作品
+ 关注
十年以上资深评车老司机,提供贴身购车建议,为您解决选车、买车、用车的小问题。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