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汽」欧中汽车合作:短期扭捏,远期上瘾

作者:谢人杰

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3天跑了3个地方。此行他带来了两位数的德国大企业高管,汽车方面的合作相对更引人注目。这表明德国清楚自己在华的商业利益需要维护,这是中德合作的一个重要锚点,特别是德国对外政治影响力拙计的背景下。

欧盟在谋求对华开展电动车贸易保护主义(很可能引发规模可控的贸易争端)的时候,德国也需要与欧盟政策拉开距离。对,就是这么尴尬,德国虽然是欧盟第一个经济体,但就是很难影响欧盟政策,还要防止被对方溅一身血。


德国与欧盟拉开距离

国内很多媒体,通常将柏林和布鲁塞尔描述为唱双簧的搭档。一个谈友好,另一个搞对抗。谁都知道欧盟不是国家,也不是超国家主权联盟。后者意味着成员国对欧盟只让渡了部分主权。

远的不说,2022年2月24日之后,欧盟内经历了小派别的分裂。即一部分成员已经明目张胆跟着美国跑了,即波兰、波三小、罗马尼亚这五国,而斯洛伐克刚上台的菲佐则高举反正大旗,脱离了这一阵营。后者与匈牙利、保加利亚成为“独立派”(美国眼里的通俄派)。

简单说,北欧派追随低地派(比荷卢),法国则领导泛拉丁国家,东欧跟着德国。而最近10年,低地派从未丧失对布鲁塞尔的掌控。由于北欧派加入、马克龙骑墙,欧盟形成了“抗中”政策基调。这里面为啥没有梅洛尼的意大利?因为意政府不光是左右派换得太快,而且梅洛尼本人也是几个月一变,根本无法与之共谋。

需要强调一下,即便欧盟越来越左,但其政策的底线是,不试图引发全面贸易战,更不与中国形成全面战略对抗。这和美国政策基调不一样。前几天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戴琪到欧盟参加欧盟活动时表示,“在中国非常高效的经济制度面前,我们的经济体正在艰难生存”,她呼吁美欧联手,除了采取关税类的防御性措施之外,还要动用更具“进攻性”的手段,比如“纠正不利于我们市场动态的激励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没有响应美国贸易联手的任何迹象。


余荫仍在

德国与中国的关系基调,是施罗德和默克尔共同奠定的。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而施罗德在这个时代开启之前就预见到两国关系的趋势。朔尔茨虽然弱势,但尚不至于吃饭砸锅,这是德国企业界强硬要求的结果。朔尔茨也因此未给绿党伙伴们在专机上空出席位。

可以说,德国是少数工商界在对华关系上保留强大话语权的国家。在朔尔茨访华期间,中德签署了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的合作意向书。这是国家层面的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对话,非常特殊,既是给“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的殊荣,也出于对德国技术的尊重与合作前景的展望,必须三者凑齐,才能得到这种待遇。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理解,小鹏与大众合作已经在4月17日推进到非常具体的业务层面,双方签署了E-E架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大众CEO奥博穆没跟着来中国,但大众今年在安徽投入25亿欧元的电动车和电池项目,将持续推进。奔驰也有和华为合作的传闻,压力给到宝马一方。而宝马则以加大力度投资沈阳的电动车+电池生产基地为重。

BBA当中,眼下奔驰注重与中国技术供应商强化技术合作,宝马注重电动产能投资,大众是两个都来,双管齐下。


技术合作,中企更多做输出方

与中德在产业顶层设计上合作相比,传说中捷豹路虎打算采用奇瑞纯电和混动平台,只是企业级合作,级别上要差很多。而且两者早就是合资伙伴,互相进行技术授权,应该是司空见惯。

主要是这么多年,大家看多方将知识产权和车型授权给中方,反向一下,有点不习惯。一开始还能将其看做一桩新鲜事,以后这种事会越来越多。这种品牌个性保持得还不错、而新能源技术投资有点跟不上节奏的二线品牌,会越来越倾向于买技术。有合作伙伴这个近水楼台,何乐而不为呢。

从中国手里买技术,有两种去处:一种只应用于中国市场,另一种是应用于非特定市场。既取决于授权谈判的加码,也取决于技术的政治敏感性,比如将华为技术拿到美国市场。

这就能看出美国人和欧洲人对华经济关系的底层思路的不同:美国一直用一种争霸的战略思维来看待这类产业互动,而欧洲人(包括脱欧的英国)则跟倾向于商业化思路来处理。如果吃亏了、商业上打不过,就付诸贸易保护手段,但需要先将对方可能的报复考虑进去,权衡成本与收益,政治成分相对少。当然,欧洲议会这种热衷于诠释经文的机构,另当别论。与其庆幸欧洲议会在欧盟行政体系内权力不大,不如说欧盟特意设置这样一个大喇叭充当气氛组。


投资地的入围条件

相对贸易上心态别扭,欧盟各国更欢迎中国车企去投资建厂,最好把供应链企业也拉过来一起投资,当然,除了少数高管,基本要雇佣欧盟国家劳动力。说“欢迎“可能还轻了,应该说“极尽拉拢之能事”。相比美国各州拉拢特斯拉投资(有某州副州长说老马在选妃),稍微体面一点。但那是因为中企操作低调,不想公开摆架子。

最新的信息,西班牙巴塞罗那压倒意大利,成功拉到奇瑞投资,双方签订合资框架协议。

很多中企都将扩张的下一步指向欧盟,只不过在当前的中欧氛围下,不愿意多说。在欧盟内投资目的地的选择标准,一般而言有这么几条:政治上对华嗓门不大、拥有相对齐全的供应链、建厂成本相对低、当地劳动力成本相对低,拥有不错的海运陆运便利和说得过去的本地市场。这些条件的重要性是依次递降的。

按照这个标准,北欧国家一定不会入围,低地国也不会,小国压根没戏,东欧的美国派也出局,剩下选择空间屈指可数。意大利表面上输在左右横跳,实际上则输给在招商条件上。梅洛尼政府给出执行期超过1年的承诺,都不可信。

现在选了西班牙,就可以证明这些标准的有效性。作为汽车大国的德法两国,虽然现在看上去做投资目标很不可能(两国都拥有相对强大的品牌)。两者原因不同,法国囿于国家持股问题,德国则是能源和经济循环遇到困难。从这个角度,对中企而言,德国的投资机会将会出现在俄德重建关系之后,法国则10年内不大可能。

需要强调的是,欧洲车企到中国来投资,与将来中企到欧洲投资,最大的不同,其实是前景。中企师从对方,超越对方。而欧洲一旦靠买技术过日子,就会上瘾一直买下去。

原因很简单,中国以全工业体系为基础、全球头号市场纵深为后盾,产业投资力度引领全球,技术升级的狂热举世无匹(和美国制裁有关系)。有市场、有人才、有资金、有工业基础,产业升级速度,导致与欧企拉开距离的时间,比业内乐观的预期都要快。

欧洲人权衡利弊,投了比顶着要合算,那么中欧汽车产业合作将会以新的面貌呈现。美国人执念多一些,中美国家层面的产业合作,在地缘分歧解决之前是别想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75关注 | 931作品
+ 关注
有人气的汽车新闻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