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将灵魂还给车企:长安入股华为车业务,深蓝汽车等或受益


文|张翠芬

编辑|冒诗阳

华为车BU走向独立市场化运作的传闻,终于迎来了实质突破。

11月26日,华为发布公告称,拟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未来聚焦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业务——这意味着,华为将将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全部整合至新公司。

据悉,华为新合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及AR-HUD与智能车灯等。

同日,华为公布了参股新公司的第一个战略投资伙伴。华为与长安汽车分别发布公告,称双方于11月25日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长安及关联方有意投资华为设立的新合资公司,目前长安在新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暂未公布,但不会超过40%。

在外界看来,华为车BU成立独立合资公司的首个合作对象即为长安,显示出在华为车BU走向独立的过程中,长安可能提供了较为关键的支持。

长安和华为双方的交流由来已久。长安从很早开始同华为车BU合作,目前在华为“HI”模式下,长安旗下的阿维塔是唯一合作方。

此外,长安旗下的另一个独立整车品牌深蓝汽车,今年8月刚刚同华为签订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称将聚焦汽车智能化领域,推动新技术在智能电动车上的研发和应用。

深蓝汽车同华为签约两天之后,长安即同华为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称将在数字化转型、算力中心、云业务、工业软件、软件工具链等诸多领域合作。

在外界看来,汽车产业转型的智能化竞赛下,华为与长安之间,由深蓝、阿维塔延及母公司层面的战略合作,将为长安参与接下来的竞争奠定基础。

以深蓝为例,在新能源层面的动力系统层面上,目前已经稳住了上半场的竞赛,但在智能化下半场上,华为的入局将提供较为强大的背书。

而对于华为而言,吸引包括长安在内的汽车企业入股,将为华为车BU“烧钱”业务的未来发展提供背书。目前而言,华为在车BU业务上的投入,需要相当规模的产品落地才能收回成本,而华为智选车模式下,虽然已有多款爆品,但整体销量并不高,很难摊销总体成本。

更重要的是,对于华为智能汽车业务而言,开放车企入局,将打消所谓“灵魂归属”的担忧。此前,华为虽然一再明确“华为不造车,只帮车企造好车”,但其强势的合作模式,仍然让很多希望保持独立发展的大型车企心有余悸。

目前来看,长安与华为的合作并不是排他的。除了长安之外,华为未来还可能将股权开放给更多车企背景的战略投资方。

有观点认为,东风、一汽等与长安一样同为央企背景,同时又与华为有长期关系的车企,很可能是新合资公司下一步股权“招揽”的对象。此前,一汽和东风同华为在智慧出行领域有合作。

然而,在竞争关系微妙的整车行业中,长安一家在新合资公司中成为原始股东,并有可能占据最高40%股权份额的情况下,其他车企是否还会入局,目前看来仍是未知数。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8关注 | 111作品
+ 关注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争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共识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